有人认为台湾省的高山密林很适合打游击战,如果有人躲进去抵抗,清除他们会不会很麻烦

奥斯卡永夜 2025-07-07 17:31:44

有人认为台湾省的高山密林很适合打游击战,如果有人躲进去抵抗,清除他们会不会很麻烦?只能说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也不想想谁才是游击战的行家。而且即使对方有地利,天时和人和也不在他们那边。 在过去,由于缺乏先进的科技手段,游击战主要依靠人的智慧和经验,复杂的地理环境成为天然的防护屏障。 例如,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凭借山林地形与敌人周旋,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取得了胜利。然而,这种传统的游击战模式在现代科技面前已经难以奏效。 其一,现代战场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革。上空分布着无数颗侦察卫星,能够对地面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控。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21 年,中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卫星总数已超过 260 颗,仅次于美国。 这些卫星具备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即便是台湾省的高山密林,也无法完全藏匿目标。卫星传回的高清图像和数据直接传输到指挥中心,目标的任何动静都会被迅速捕捉。 例如,在 “马拉巴尔 - 2023” 和 “护身军刀 - 2023” 等演习中,中国卫星对相关区域进行了密集监测,充分展示了天基侦察能力的有效性。 紧接着,热成像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压缩了游击战的生存空间。热成像设备能够通过感知物体的热量差异来识别目标,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 在北部战区的一次军事演练中,红外无人机搭载热成像镜头,成功穿透茫茫雪幕,将潜伏的 “敌特” 清晰定位。 这种技术同样适用于山林环境,躲在密林中的人员和装备所散发的热量会被热成像设备轻易发现。 其二,现代战争中的无人机技术也让游击战无处遁形。无人机不仅可以进行侦察,还能执行攻击任务。 例如,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被广泛用于袭击敌方目标,甚至能够精准打击隐藏在森林中的自行火炮。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北部战区的演练中,无人机不仅用于侦察和警戒,还能完成物资运输和精准投送任务,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如果台湾省有人试图在山林中打游击战,解放军的无人机部队可以迅速锁定目标,并配合地面部队进行精确打击。 除了科技手段的优势,天时和人和也完全站在维护国家统一的一方。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不可动摇的共识。 《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为反对和遏制 “台独” 分裂势力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分裂行径都将遭到历史的审判。 反观台湾方面,所谓的游击战策略存在诸多致命缺陷。一是,台湾社会主流思想是害怕战争,更不愿打长期战。台湾青年大多成长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缺乏吃苦精神和战斗意志,难以适应山林中的艰苦作战条件。 二是,台湾地域狭小,缺乏战略回旋空间。塔利班在阿富汗打游击时,可以撤往巴基斯坦西北部山区休整,但台湾四周环海,无处可逃。 此外,补给问题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游击战需要持续的物资供应,而台湾当局如果退守山区,放弃西部平原的资源,将很快陷入补给断绝的困境。 所以说,试图利用台湾省的高山密林打游击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有强大的侦察、打击和保障能力,能够有效应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径。

0 阅读:82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