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398):重负覆舟的巨人(5) 开 凿 大 运 河 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恺率水工修广通渠,由大兴城(今西安)至潼关,长达300余里。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征调河南、河北的100万民工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到黄河,进入黄河后,利用黄河的一段河道直达板诸(今河南汜水东),从板诸再引黄河水南流,入汴水,又从大梁(今河南开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到达淮水,同时征调淮南民工120余万,整修早在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使淮水直达长江。 大业四年(608年),开凿永济渠,动用百万民工,引沁水南达黄河,北到涿郡。 大业六年(610年),征调10多万民工,开通从京口到余杭的江南河。 这样,历时6年(不算隋文帝时的广通渠),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5000多华里的大运河,全部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贯通一气,成了以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读史札记(398):重负覆舟的巨人(5) 开凿大运
历史风云解码
2025-07-07 21:58: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