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4岁张大千在台北荣总病房病逝,他的遗嘱很快在报纸公布,令人惊讶的是,张大千将遗产分为了16份,其中15份是给陪伴张大千到最后的徐雯波和14位子女,余下一份,则给了一位远在北京的孤独老妇杨宛君。 杨宛君得知后放声痛哭“他临终前还念着我这36年,我就算不白等。” 杨宛君曾与张大千共同挨过敦煌的风沙之苦,在1941年5月张大千便与夫人杨宛君从兰州前往敦煌。他说“为什么吃苦到敦煌来呢?是为了取‘经’,不过这是取艺术上的‘经’。” 张大千要取经,杨宛君便陪伴着他。他们曾便共同历经日军的战火,共同逃出日本人的魔掌,又有什么受不了得呢? 彼时,日本人获悉张大千有着众多收藏,就多次放话让他将文物“捐赠”给日伪组织。还据此虚伪的表示,他们将以颐和园养心殿作为张大千藏画作品的陈列馆,张大千佯装同意,暗中寻找脱身之法。那便是以藏画皆在上海为由,提出去取画,其实他的画作珍藏都在他得德国友人处,皆在北平。 日军虽信了“画在上海”,但也狡猾的表示只同意他的夫人杨宛君去取画。杨宛君由此得以带三子离开北平前往上海。不久后,张大千便收到友人寄来的信件。 但日军并未同意。所幸后来张大千还是成功得以脱身,与夫人杨宛君团聚。 二人还共同见证才子谢玉岑的病逝,彼时正是张大千与杨宛君新婚期间,二人从东京归来时,便得知谢玉岑重病不起的消息 张大千便赶到常州,“每间日一往,往必为之画,玉岑犹以为未足”,谢玉岑喜欢吃水果,但因患了肺结核,病危时“食少畏寒,被八重犹不暖”,不能再进食水果了,所以张大千便为他画水果,以此慰藉谢玉岑思念水果之情。在1935年谢玉岑病逝时,谢玉岑还为他亲自扶柩送葬,制“词人谢君玉岑之墓”的墓碑。 这段期间,一直是杨宛君陪伴在张大千身边。二人自1935年的那一个夏日相识,那一场大鼓成为了二人的媒人。时过多年,杨宛君依然记得北平中山公园下一场邂逅,那次张大千在举办个人画展时,邂逅了彼时正是城南观音阁曲艺演员的她,张大千称赞她的大鼓唱的好,感人肺腑,对自己的绘画有极大的启示。 不仅唱的好,长得更好。杨宛君类似唐伯虎笔下的美人,所以张大千经常以杨宛君为模特创作仕女图。 《八爷与美人》还据此有过这样特殊的描绘“他的目的,至少也可以说是来物色模特儿。因为春天遇到了怀玉姑娘,她那一双纤手,真是使人陶醉呀。张八爷画女人手,以轻倩之笔出之,大概得力于此。” 大夫人曾庆蓉,二夫人黄凝素,四夫人徐雯波中,杨宛君是最特殊的一个。 在临终前,张大千所留的遗嘱中,专门提及了杨宛君。杨宛君为之大哭,表示只要他在临终前还想着自己,这36年就不算白等。 张大千遗嘱中还提到,除杨宛君外,15份遗产,分别给予徐雯波,和心智、心一、心玉、心珏、心澄等14位子女,然而他不知其实三哥四哥早已相继过世了。 参考资料: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使》 《我心归处是敦煌》
1983年,84岁张大千在台北荣总病房病逝,他的遗嘱很快在报纸公布,令人惊讶的是
历史透视眼
2025-07-07 22:14: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