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外国一男子无意间在土地里挖出了一块圆形金属牌,上面刻着6个中国字,多年后,男子以150美元的价格将这个块金属牌卖给了一位大学教授,没曾想,教授在无意间竟发现了这块金牌藏着足以改变世界的惊天秘密! 是郑和率先发现了美洲?洪武末年,明朝曾为了整顿与藏族地区的茶马互市,防止民间私自贸易,保证官方市买市马的质量,数量,所以制作了金牌,金牌上撰文“皇帝圣旨”,左刻“合当差发”,右刻“不信者斩”。 一共有金牌41面,分别分给西宁地区藏族,合州地区藏族等作为额定马匹的数量,金牌分为上、下两符,上符留内府作为存据,下符发给藏族。 明政府每过三年,便会派官员到藏区去查验,将金牌作为核验的标志,确保马匹的数量。 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的牌是另一种,便是“大明宣德赐禄”,又称宣德牌,郑和会将宣德牌赠给途经国家以示友好。 彼时“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也便有了郑和下西洋,“七下西洋,皆郑和统之。” 在600年后,在1994年,一名叫杰克的美国男子在一小镇教堂附近挖出了一块儿玄德金牌。 因他是一位热爱历史和探险的青年,所以会使用金属探测器辅助寻找,而这日他便挖出了一个绿油油的圆形牌子,上面布满污泥,当其擦净后牌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上面刻着“大明宣德赐禄”六个铜钱大小的汉字。 通过网上发文,引起了李教授的注意,李教授认为这便是郑和下西洋所携带的宣德牌中的一枚。因为600年前,郑和的船队在抵达美洲东海岸后,将铜牌转赠给了当地印第安人。 随着印第安人向内陆迁移,铜牌便带到了这个小镇。而且小镇附近发现的某些精美铜器,也与明代的器物“三足宣德炉”相似,李教授认为这枚铜牌便是郑和下西洋时已经发现了美洲的证据。 从迪亚士到达伽马到麦哲伦,难道率先发现美洲的非外国人,而是明代的郑和吗? 为证明事情的真假,相关机构也进行了检验,检验金牌的材质,在玄武弘治年间铜钱有的是实打实的铜钱,是不含锌的,纵使也在8%以下,从嘉靖年间开始,含锌量就开始上升了,万历年间,铜钱的含锌量高达40%,而宣德金牌,这一直径为7cm的小铜牌,经检测确实是黄铜炼成,含锌量在8.2%左右,最起码在明代中期。 而且不少人士据此推断,当地小镇印第安人所使用的旗帜也与郑和下西洋出海时的旗帜类似。 而且在西方殖民者来中国之前,我国便已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玉米原产地在美洲,郑和团队带回来的贡品中还有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所有,1511年安徽的《颍洲志》中将玉米称为“御米”,这都是郑和团队从外所带回的,最初在京畿地区种植,后来逐渐推广至全国各地。 郑和下西洋为我国和亚非的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仅永乐年间亚非各国的使节来华318次,而且最后于1430年郑和还奉明宣宗的旨意,开始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的大西洋航程带了随行的太监,舵工,医士,翻译,水手等共27000多人。虽然在1433年在返航途中病逝。由王景弘团队返回。 但其留下的贡献是不朽的,也将宣德牌赠与了多个国家。后来退役的英国皇家海军潜水指挥官孟席斯,便提出是郑和率先发现了美洲,他认为郑和在第6次航海时,就分开船队,经非洲西海岸到达地中海,后来前往了美洲。 原本郑和下西洋具体途经地区和航程等史籍都曾有所记载,但在郑合后,部分宦官们提出再次航海时,兵部大臣们就强烈反对,将相关记载焚毁,兵部侍郎刘大夏说“郑和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且死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之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 毕竟,最初在郑和下西洋时,他们便是极力反对的,最初便表示宦官“不可使有功”,认为这种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斥资巨大,于国于民无实惠。 参考资料: 《宣德金牌启示录》李兆良
1994年,外国一男子无意间在土地里挖出了一块圆形金属牌,上面刻着6个中国字,多
历史透视眼
2025-07-07 22:17:1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