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苔条小黄鱼:把海风裹进脆壳里

“今天这条小黄鱼,能鲜掉眉毛!”我妈一边叼着刚炸好的鱼块,一边把盘子往自己面前挪了五公分——这是她近半年来第一次主动抢油

“今天这条小黄鱼,能鲜掉眉毛!”我妈一边叼着刚炸好的鱼块,一边把盘子往自己面前挪了五公分——这是她近半年来第一次主动抢油炸食品,足以证明这盘苔条小黄鱼有多成功。毕竟在她眼里,小黄鱼=腥味炸弹,能让她改口,比让我早起不赖床还难。

小黄鱼嘛,便宜是便宜,腥也是真腥。菜场的阿姨手起刀落,帮我把鱼肚掏得比脸还干净,回家我还是不放心,水龙头下冲了三遍,直到鱼眼亮得能照镜子,才丢进葱姜水里泡澡。20分钟,腥味像被按下静音键,连厨房窗外的流浪猫都只伸了个懒腰,没再喵喵叫。

接下来的操作,建议戴耳机,因为“咔嚓”声会上瘾。鱼身片成两指宽,骨头顺手一撕就分离,像拆快递一样解压。加盐、姜末、蒜末腌15分钟,去腥2.0版本完成。另一边,苔条登场——这种墨绿的海藻干货,闻起来像晒了三天太阳的礁石,晒两小时更脆,手指一搓就碎成抹茶粉。倒进碗里,加生粉、玉米淀粉、两颗鸡蛋、一勺盐、一勺胡椒粉,搅成浓稠面糊,能挂住筷子就行。别偷懒,稀了挂不住,稠了会成面饼,手感像酸奶盖里那层“精华”,就对了。

油锅五成热,筷子插进去冒小泡,鱼片裹上面糊,像穿了一件海藻羽绒服,“滋啦”滑进去。五分钟,外壳定型,颜色从浅绿转墨绿,捞出沥油。这时候偷吃一块,外壳软韧,鱼肉嫩得弹牙,但别急,高潮在复炸。火开到最大,油面冒青烟,鱼片二次下锅,“十成热”的拥抱只需五分钟,苔条瞬间起泡,像给鱼块套了一层酥壳,咬下去“咔嚓”一声,比薯片还嚣张。

端上桌,我妈第一个伸手,咔嚓咔嚓三连拍,发到家族群:“我闺女终于不炸厨房了!”我翻个白眼,手下却诚实地把最厚的一块夹给她——小时候她总把鱼腹没刺的部分挑给我,现在轮到我回报了。老爸啤酒已经开好,泡沫溢出来像小型烟花,他眯着眼说:“这苔条味,让我想起你爷爷当年出海,带回来的海藻晒干包饼吃。”一句话,把脆壳里的海风全勾出来了。

剩几块?别扔!明早剪成条,拌进燕麦粥,咸香酥脆,一秒变身海边版“油条”。或者捏碎撒在沙拉上,低脂版“海苔碎”,骗娃吃蔬菜无压力。记住,苔条是灵魂,小黄鱼是载体,复炸是魔法,三者加一起,就能把平平无奇的夜晚,炸成一朵带咸味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