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是条狗,是一条一岁的金毛犬,与主人共同生活在湖南永州。近日,因天气炎热,走进一家餐馆蹭空调避暑(可见这只狗的聪明程度)不料在店内遭遇暴力,6分钟后被拖出店铺后死亡,被人发现时,墩墩的肚子里还残留着拖布把上的布条,可见惨烈之程度。 首先批评的是墩墩的主人,她不但没有牵绳,还放任这条狗走出了自己的视线,但这些都不是这位饭店老板打死墩墩的理由,而且事后他始终不承认,墩墩是他打死的,证明他也知道这件事儿,他做的是不对的。墩墩的主人是道德问题,而这位饭店老板侵犯的是法律。你不喜欢狗,把它驱赶出去就行了,为什么要把它活活打死呢? 狗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相信众多网友都听过,而且耳熟能详。事实上,狗确实在各个岗位上为人类服务着,你比如军犬、警犬、消防犬、导盲犬,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最近网络上充斥着,对狗喊打喊杀的不友好言论,恨不得将它们灭种才为之后快。甚至有的人还说猪牛羊能杀,为什么狗不能杀?这种把宠物当做猪牛羊的谬论。在大多数法治国家,宠物属于公民合法财产,若无充分科学依据证明其危害公共安全,一刀切禁止涉嫌侵犯财产权。我国《民法典》也明确规定了动物饲养的法律责任框架,而非直接禁止。 全国现有近亿只宠物犬,强制禁养将导致巨额执法成本、流浪动物暴增等次生问题。荷兰通过"动物救护车"等科学管理方式降低流浪犬数量的案例,比简单禁止更有效。 WHO研究表明,规范管理的家养犬只传播狂犬病风险极低。日本通过严格防疫和芯片管理,已60年无人感染狂犬病,证明科学管理优于禁止。 APA多项研究证实,养犬可降低25%心血管疾病风险,缓解抑郁症状。疫情期间英国宠物领养量激增300%,反映其特殊社会价值。 犬类经3万年驯化已深度融入人类文明,警犬、导盲犬等工作犬仍在创造社会价值。国际动物伦理学界普遍认为,应追求"负责任共存"而非物种灭绝。 新加坡通过"分级执照制度"(大型犬需更高保费)、德国实行"养犬考试"等精细化管理,比粗暴禁止更体现治理水平。 全国每年犬伤人数(约1200万)远低于交通事故伤亡(约20万),追问"是否也要禁车"揭示逻辑矛盾。 倡导"文明养犬五原则"(登记、疫苗、牵绳、清便、绝育),强调90%的养犬矛盾可通过管理解决。 英国19世纪狂犬病流行时期曾短暂禁犬,后发现科学防疫更有效,该政策仅维持18个月即废止。 社会治理需避免"懒政思维"。正如我们不能因交通事故禁止汽车,而应完善交规,对待养犬问题也应秉持"规范优于禁止"的现代治理理念。建立科学的养犬管理制度,既保障公民权利,又维护公共秩序,才是文明社会的解决之道。
狗妈妈死了,主人挖好了坑,准备把它埋了。悲伤的主人用双手,捧起泥土一把一把撒在狗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