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一顿饭,能让记者看傻了眼。 只见大总统的午餐桌上,就一条鲫鱼、一碗粥、一个窝头,朴素得像寻常百姓家的饭食。记者暗自感慨,这总统当得也太清廉了。可他不知道,这看似寡淡的一餐,够普通人家嚼用一个月。 原来那碗粥里的米,是下人一颗颗挑出来的精米,熬粥的水换成了老母鸡、猪大骨和火腿煨炖的浓汤,最后还得撒上老人参和鹿茸磨的粉。那条不起眼的鲫鱼,是从河南淇县专人用原水养在缸里,一路辗转用火车运到北京的,光是运输的阵仗就够惊人。 这哪是吃饭,分明是把奢华藏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袁世凯的一天,从四五点就开始和食物较劲。起床先灌一碗鸡汤,七点的早饭是肉包子配鸡丝面,中午要么是人参鹿茸汤配黄河大鲤鱼,要么是清蒸肥鸭,下午有西式糕点当下午茶,接着就往嘴里塞海狗肾、活络丹这类补药,口干了就喝人奶。到了晚上有正餐,睡前还得再来顿宵夜。 他对吃的讲究,藏在各种规矩里。冬天每顿饭必有清蒸鸭子,还得摆在桌子正中央;肉丝炒韭黄固定放东边,红烧肉一定搁西边;吃鱼只认特定地方的,从开封黑岗口的黄河鲤鱼到淇县的淇泉鲫鱼,差一点都不行。就连吃西餐,也透着股执拗,不用刀叉勺子,端着汤盆直接喝,汤汁溅得胡子衣服上都是,擦嘴擤鼻涕全靠衣袖,家里的洗衣工怕是没少犯愁。 袁世凯总说“能吃才能干”,自己一顿能造四个四两重的大馒头,早晚加起来能吞十几个鸡蛋。二儿子袁克文食量小,常被他骂,只能偷偷把馒头揣怀里假装吃完,热馒头烫坏了皮肤也不敢作声。 后来五姨太和袁克定撺掇他登基,在他五十六岁生日宴上摆了“龙筵”,每道菜上都卧着面粉做的五爪金龙。五姨太敬酒时说:“老寿星吃了这龙筵,不久就能做先皇了。” 这话倒真应验了。袁世凯“登基”83天后就撒手人寰,医生说他得的尿毒症,跟这顿顿大补、毫无节制的吃法脱不了干系。他那顿让记者误会的“朴素”午餐,不过是他用奢靡堆砌起来的人生里,一个不起眼的注脚。
袁世凯的一顿饭,能让记者看傻了眼。 只见大总统的午餐桌上,就一条鲫鱼、一碗粥、一
体元说球
2025-07-08 23:23:11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