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号称铁姑娘的郭凤莲,跟着代表团一起前往美国,她在美国到处宣传“大寨精

啸鹰国际评论 2025-07-09 01:48:40

1978年,号称铁姑娘的郭凤莲,跟着代表团一起前往美国,她在美国到处宣传“大寨精神”,如何吃苦!可美国却没有什么反应,而是把他们带到农场参观![666] 11月,山西大寨的“铁姑娘”郭凤莲踏上美国土地。作为中国农业代表团成员,她即将见到完全不同的农业世界。 这位曾带领村民在虎头山开垦700多亩梯田的劳模,第一次走出黄土高坡,来到太平洋彼岸。 华盛顿州的农场让郭凤莲彻底震撼了,3000英亩的土地上,只有5个工人在管理2000头奶牛。自动化挤奶系统24小时运转,每头牛的产奶量都由电脑精确记录。 郭凤莲看到那些机器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在大寨,800多人辛苦一年的粮食产量,竟然比不上美国几个人用机器干的活。 1978年美国农业工人年均生产粮食10万斤,而中国农民还不到2000斤,这50倍的差距,让代表团所有成员都陷入沉思。 在洛杉矶的交流会上,郭凤莲激情讲述大寨村民肩挑背扛修梯田的故事。美国农场主们礼貌鼓掌,但随后的提问却让人措手不及。 “为什么不用推土机修梯田?”一位农场主问道。“人工开垦不会加剧水土流失吗?”另一位补充道。 这些问题击中了痛点,在美国人眼中,大寨精神虽然可敬,但生产方式显然落后,郭凤莲开始意识到,光靠吃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加利福尼亚州的果园之行更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的柑橘种植采用滴灌技术,每棵树的浇水量都由电脑控制,而大寨抗旱靠的是“千里百担一亩苗”的人力接力。 德克萨斯州的家庭农场里发生了关键一幕,农场主邀请中国客人操作拖拉机,郭凤莲犹豫再三才敢坐上去。 当这个常年与锄头打交道的农村姑娘握住方向盘时,眼泪突然涌出。 三周的考察结束,代表团带回的不仅是震撼,更是思想转变的种子,邓小平在听取汇报后特别强调,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 回到大寨后,郭凤莲经历了痛苦的反思期,她反复研读在美国拍摄的照片和笔记,开始重新审视大寨模式。 1979年春耕时,郭凤莲重新出现在虎头山上。但这次她手里拿的不是铁锹,而是农业机械手册。她组织村民学习农业科技,尝试引进小型农机具。 “艰苦奋斗要讲科学,不能光靠拼体力。”她在村民大会上说道,这句话标志着大寨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在那个特殊年代,改变意味着风险,但郭凤莲没有退缩,她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时间快进到2006年,已是大寨村党总支书记的郭凤莲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创办大寨核桃露公司。这家企业引进意大利全自动生产线,年产值突破1亿元。 当年让郭凤莲落泪的拖拉机,如今在中国农村早已不是稀罕物。这个变迁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只有敢于承认差距,才能真正追上时代。 从大寨精神到现代农业,从人力开垦到机械化生产,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转变,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敢不是拒绝改变,而是勇于拥抱变革。 信源:共产党员网——传奇人物:大寨铁姑娘郭凤莲

0 阅读:66

评论列表

北方懿侠

北方懿侠

1
2025-07-09 04:13

艰苦奋斗的作风加上科学进步的思想,才能取得更多进步。

啸鹰国际评论

啸鹰国际评论

紧急播报世界时事,让你第一时间知晓全球发生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