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指令长)、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以下是航天员简介和飞船使命、历史意义的相关内容: 航天员简介 -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此次担任神舟十九号指令长。 - 宋令东:男,汉族,籍贯山东曹县,学士学位,1990年8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我国首个飞天的“90后”男航天员。 - 王浩泽:女,满族,籍贯河北滦平,硕士学位,1990年3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设计师,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我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飞船使命 - 人员轮换与驻留: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 - 空间科学实验:乘组重点围绕“太空格物”主题,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包括首次把果蝇带上太空,研究亚磁环境下果蝇的生长发育等,还有材料科学方面对稀土软磁材料等的研究。 - 出舱活动及任务: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 科普与公益: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历史意义 - 技术创新与突破:神舟十九号在不改变飞船主体技术状态的前提下,装载体积提升20%,装载质量增加约30%、百十来公斤,是过往神舟飞船发射以来载荷最多、最重的一次,体现了我国在飞船设计和载荷运输技术上的进步。 - 太空探索的深化:神舟十九号乘组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实验,涵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人才培养与储备:此次任务中有两名“90后”航天员首次飞天,为我国航天事业培养和储备了年轻力量,展示了我国航天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新老交替的良好态势。 - 航天精神的传承:航天员们在任务中展现出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中国人关注航天、投身航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自从去年底打破美国的出舱时间记录,现在中国空间站正在解决一件事儿,那就是舱外航天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