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79岁老奶奶毛坦厂陪读,捡垃圾供孙子读书,10年后,孙子逆袭成大明星。 王润

逸尘凌虚风 2025-07-12 12:51:52

安徽79岁老奶奶毛坦厂陪读,捡垃圾供孙子读书,10年后,孙子逆袭成大明星。 王润泽是安徽淮南农村出来的孩子。他八个月大时,爹妈就离了婚,妈走了再没回来,爹常年在外头打工,从小就跟奶奶相依为命。 那村子穷得叮当响,土坯房漏风漏雨,下雨天出门一脚泥,天晴了风一吹满屋子灰。奶奶没读过书,靠种地和捡废品拉扯他长大。 王润泽记得小时候,奶奶天不亮就背着竹篓出门,翻垃圾桶捡塑料瓶、纸壳子,回来路上还顺路割点猪草。晌午回家,奶奶把捡来的菜叶洗净,切点自家腌的咸菜,就着稀粥对付一顿。 晚上煤油灯底下,奶奶缝补衣裳,他趴在炕沿写作业,窗外的风声呼呼地吹。 上小学时,王润泽看着奶奶佝偻着腰在垃圾堆里扒拉,心里难受,三年级就偷偷跟着捡废品。 有回捡了半麻袋矿泉水瓶,拿到废品站卖了三块五毛钱,攥着钱跑回家,却被奶奶红着眼眶抱住:“咱小泽是要读书的,手得拿笔,不能沾这些脏东西。”可家里实在太穷,王润泽的铅笔头用到握不住,本子正面写完写反面,橡皮用得只剩指甲盖大。 班主任看在眼里,偷偷塞给他几支铅笔和作业本,还在班上说:“这孩子穷得连橡皮都买不起,但题做得比谁都明白。” 高考那年,王润泽落榜了。他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抹眼泪,觉得对不起奶奶这些年的辛苦。 可奶奶却把他拉到跟前,斩钉截铁地说:“咱复读去,毛坦厂中学能考大学!”那时候复读费要四万五,家里东拼西凑只凑了五千。 七十九岁的奶奶瞒着所有人,拄着拐棍挨家挨户借钱。村里人本就不宽裕,但看老太太实在可怜,你家三百他家五百地凑。 王润泽记得那天晚上,奶奶把一沓皱巴巴的钞票摊在炕上,手直发抖:“娃,这钱咱记下,将来你出息了,挨家挨户还。” 祖孙俩背着铺盖卷,坐了四个小时班车到毛坦厂。租的屋子不到二十平,两张床挤得转不开身。 奶奶把大床让给王润泽,自己蜷在小床上,翻身都费劲。每天天不亮,奶奶就起床熬粥、煮鸡蛋,把牙膏挤好,再轻轻喊他起床。 等王润泽上学去了,奶奶就背着编织袋满大街捡废品。有回下雨路滑,奶奶摔在泥坑里,膝盖磕得鲜血直流,爬起来还顾着护着袋子里的塑料瓶。 王润泽知道后,抱着奶奶大哭:“咱不复读了,我去打工养你。”奶奶却扇了他一巴掌:“你要敢放弃,我死给你看!” 复读这一年,奶奶过得比老牛还累。早上五点起,晚上十点睡,除了捡废品,还要给王润泽做饭。 毛坦厂中学管得严,中午只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奶奶怕耽误他学习,做好饭送到校门口,有次被电动车撞了,在医院躺了三天。王润泽心疼得不行,说啥不让奶奶再送饭。 从那以后,他每天中午撒腿往家跑,二十分钟来回,狼吞虎咽扒拉完饭,又狂奔回学校。奶奶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偷偷抹眼泪,变着法给他改善伙食,自己却啃馒头就咸菜。 王润泽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学习。他把闹钟定到凌晨两点,台灯调成最暗,趴在床上刷题。 冬天屋里冷得像冰窖,他裹着被子写作业,手指冻得握不住笔。有回模拟考没考好,他躲在被子里哭,奶奶摸着他的头说:“娃,别怕,奶奶在呢。”这句话像暖炉,让他心里热乎起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润泽考上了安庆师范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奶奶把通知书贴在胸口,笑得满脸皱纹都开了花。可学费又成了难题,奶奶把家里的老母鸡全卖了,还去镇上砖厂搬砖。 王润泽不忍心,偷偷去工地搬水泥,一天下来,手磨出好几个血泡。奶奶发现后,抱着他的手掉眼泪:“娃,是奶奶没用,让你受苦了。”王润泽摇摇头:“奶奶,等我毕业了,一定让你住大房子。” 大学期间,王润泽省吃俭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发传单。有回同学过生日请客,他谎称吃过饭,躲在宿舍啃馒头。同学发现后,塞给他半块蛋糕,他却舍不得吃,揣回宿舍给奶奶留着。 后来参加《一年级·毕业季》,他用塑料袋装钱、穿几十块的衣服,被网友嘲笑“装穷”。直到节目组曝光他的身世,大家才知道,这个朴实的男孩,背后藏着多少心酸。 毕业后,王润泽成了演员。拍第一部戏时,他拿到片酬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奶奶去城里看病。 医生说奶奶腰椎劳损严重,得住院治疗。王润泽在医院陪护了半个月,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出院后,他给奶奶买了套带电梯的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 奶奶摸着光滑的地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娃,这房子太贵了,咱住不起。”王润泽红着眼眶说:“奶奶,这是我挣的钱,您就安心住着。” 如今,王润泽在演艺圈小有名气,但他始终保持着朴实的本色。他经常回老家看望乡亲,给村里的孩子捐书包、文具。有次接受采访,记者问他:“你觉得自己最大的财富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是奶奶。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0 阅读:0
逸尘凌虚风

逸尘凌虚风

逸尘凌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