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镖来了,7月9号,乌克兰国安局宣称抓了两名试图窃取“海王星”导弹机密技术的中

红尘里面看 2025-07-12 13:23:36

回旋镖来了,7月9号,乌克兰国安局宣称抓了两名试图窃取“海王星”导弹机密技术的中国间谍,结果一查身份,竟是平时喊着“力挺乌克兰”的老牌乌友! 7月9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在脸书上的一则消息打破了网络平静,他们宣布逮捕了两名涉嫌窃取“海王星”导弹机密技术的中国籍父子。 这对在中文网络里以“力挺乌克兰”闻名的“老乌友”,突然成了“间谍嫌疑人”,事件迅速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密集关注。 这对父子的故事带着几分戏剧性。 儿子叫邓言晨,24岁,几年前到基辅一所工科大学留学,却因成绩不理想在两年前被学校开除。 按常理该回国的他,却留在基辅靠打工维持签证,对外宣称在收集“战地纪念品”。 父亲邓泽旭是长居国内的商人,对东欧战场的旧物件情有独钟,父子俩在网上开账号卖这些从战区收来的弹壳、金属碎片,还常发帖说自己是“支持乌克兰战士的一份子”,在支持乌克兰的中文社群里积累了不少粉丝。 但在乌克兰国安局的通报里,这层“支持者”的外衣被撕开了。 乌方说,邓言晨打着“高价收购”的幌子,多次接触一位参与“海王星”导弹研发的工程师,已经拿到了标有“机密”的电子文件。 7月7日,父亲邓泽旭入境基辅后就被情报人员盯上,7月9日当天,他带着电脑、硬盘和现金被当场抓获。 乌方还公开了两人的无码照片和查获的证据,按照当地法律,若罪名成立,父子俩可能面临最高15年监禁,财产也会被全部没收。 事件发酵后,更多质疑声开始浮现。 国内网友翻出父子俩过往的动态,发现他们卖的“纪念品”里,有不少标注着“支持乌克兰前线纪念套装”,所谓的“机密资料”看起来更像是导弹碎片照片和普通部件图,技术含量实在让人存疑。 有人直言:“这更像小商贩的生意,哪像专业间谍的操作?” 争议的焦点还绕不开“海王星”导弹本身,这款导弹是乌克兰在苏联X-35反舰导弹基础上改进的,原版射程约280公里,2025年升级后的“远程海王星”射程达到1000公里,能摧毁5000吨级护卫舰,但仍是亚音速飞行。 而中国现役的东风系反舰导弹早已是超音速,射程覆盖1500到4000公里,技术水平远超“海王星”。 不少军事爱好者打比方:“家里有顶配豪车,没必要冒着风险去偷一辆老款桑塔纳。” 乌方的表述方式也引发争议,他们在通报里直接说“抓获中国间谍”,但不少观点认为,这混淆了“中国籍间谍”和“中国间谍”的区别。 前者是个人行为,后者却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家意图。 有分析指出,这种表述更像是无端猜测,甚至有故意抹黑中国官方的嫌疑。 毕竟从常理看,中国完全没必要派两个缺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去执行间谍任务,更可能是个人行为,甚至不排除受其他组织雇佣的可能。 最尴尬的莫过于国内支持乌克兰的群体,不少人曾买过这对父子的纪念品,或是为他们的“支持行为”点赞,如今“偶像”成了“间谍嫌疑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这个群体陷入讨论漩涡。 巧合的是,事件发生前后,美国刚抓了9名中国公民,同样指控“窃取技术情报”。 这让一些人猜测,乌克兰是不是在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压? 毕竟乌克兰依赖西方援助,在战争胶着时,一个“反间谍胜利”的消息既能向盟友表忠心,或许还能催一催援助。 而此时国际局势也暗流涌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突然改口,宣布要向乌克兰运送更多武器,要知道他之前一直批评拜登政府过度援乌。 俄罗斯近期在乌克兰加强军事行动,无人机、导弹密集攻击基辅,乌东地区也集结了重兵,这让美国担心俄罗斯占优会削弱自己的影响力。 乌克兰自然欢迎美国的援助,泽连斯基立刻安排军方加强与美方接洽,而俄罗斯则批评这种行为只会延长冲突。 欧洲国家态度复杂,既想借援乌遏制俄罗斯,又怕冲突长期化拖累自身安全和经济。 这场由一对中国父子引发的风波,就这样和俄乌冲突、大国博弈缠绕在一起。 目前事件还在发酵,这对父子的真实动机、涉案资料的性质,都有待进一步调查。 但它已经折射出特殊时期跨国行为的风险,以及国际局势中各方角力的复杂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0 阅读:0
红尘里面看

红尘里面看

红尘旧梦情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