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长埠村的一个普通院子里,发生了一件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事,村民龚胜汉那天正在挖地基准备盖房,铁锹突然碰到了硬东西,他扒开泥土发现一个生锈的铁皮箱子。 箱子里躺着32枚古代象棋,每一枚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这些棋子用象牙贴黄杨木制作,旁边还有已经腐烂的红色丝织物。 消息很快传到了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国华骑着自行车赶来,用毛刷小心清理后惊喜地发现,这些棋子采用的是北宋特有的双面雕刻工艺。激动的是“将”和“帅”两枚棋子背面刻着“元丰七年制”,正是宋神宗年号。 这是一副完整的北宋象棋,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它的工艺水平与河北定县出土的同时期象棋几乎一模一样,堪称国宝级文物。 按照当时的规定,县文化局准备给龚胜汉200元奖励,在那个年代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已经算是不小的数目。 可龚胜汉听到这个数字后脸色立刻变了,他紧紧抱着装棋子的箱子说:“没有三个亿免谈!”这个天价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要知道三亿在1982年是个什么概念?那一年全国的文物事业费总共才100万元,龚胜汉开口就要300倍,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龚胜汉疯了,也有人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么珍贵的文物,200元确实太少了。 僵持持续了三个月,省里先后派了三批工作组到村里协调,甚至惊动了国家文物局,龚胜汉始终不松口,文物也一直放在他家里。 转机出现在国庆节后,村小学老师龚文彬是龚胜汉的堂弟,他从县图书馆借来了《文物保护法》,两兄弟连夜研读。第二天清晨,龚胜汉主动找到了工作组,态度明显缓和了很多。 经过协商龚胜汉最终获得了800元奖励和“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称号,那副珍贵的北宋象棋如今静静地躺在江西省博物馆的展柜里,成了镇馆之宝之一。每天都有游客专程来看它,很多人好奇这32枚小小的棋子背后的故事。 这件事也推动了政策的完善,江西省后来明确规定,发现文物并及时上报的,可以获得相当于文物价值10%的奖励,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文物争夺战”,最终以双赢收场,国家保护了珍贵文物,农民获得了合理补偿,相关法规也得到了完善。 信源: 江西省博物馆《文物鉴定报告》 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档案》 央视《见证》栏目《国宝背后的故事》
江西南昌长埠村的一个普通院子里,发生了一件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事,村民龚胜汉那天正在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2 14:44:5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