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在谅山干了什么?战后黎笋视察战场,面对废墟半天说不出话 1979年春节刚过

史海沉钩 2025-07-12 15:20:14

许世友在谅山干了什么?战后黎笋视察战场,面对废墟半天说不出话 1979年春节刚过,中越边境线上的炮声就响彻云霄。 想当年,为了支援越南抗美,中国在自己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毫不吝啬地提供从武器装备到粮食物资,从军事顾问到后勤保障的各种援助。 可越南刚赶走美军,就把枪口对准了曾经的“老大哥”。他们在边境不断挑衅,拆毁界碑,射杀边民,甚至喊出“打到南宁过春节”的狂言。 黎笋集团大概忘了,那些他们用来进攻中国的坦克,不少是中国援助的;那些扛着枪的越南士兵,很多曾在中国军事院校受训。 许世友当时是东线总指挥,这位从少林寺出来的猛将,看着边境传来的伤亡报告,把搪瓷缸子往桌上一墩:“欺人太甚! 不把他们打疼了,不知道天高地厚!”他在作战会议上拍板:“谅山必须拿下!这是越南的门户,敲碎了它,才能让他们清醒!” 谅山可不是好啃的骨头。越军把这里打造成了“立体防御体系”,山头被削成峭壁,坑道像蜘蛛网似的遍布地下,光暗堡就修了上千个,还把从中国援助的高射炮平射当反坦克炮用。 越军指挥官放话:“谅山就是解放军的坟墓,想过去,得用尸体铺路!” 2月27日拂晓,战役打响。解放军的炮弹像雨点似的砸向谅山外围阵地,可越军躲在坑道里不露头,等炮火一停就钻出来扫射。 主攻部队36师的战士们刚冲上山坡,就被暗堡里的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有个叫李大海的班长,抱着炸药包滚向暗堡,连人带堡炸成了一团烟——这样的牺牲,在谅山前线每天都在发生。 许世友在指挥部里盯着地图,手指在谅山主峰上戳了戳:“给我把炮群拉上来,打! 往狠里打!”他下令:“把所有能调动的炮弹都砸过去,让他们知道,中国的炮不是白给的!” 接下来的三天,解放军的炮火几乎没停过。122榴弹炮、152加农炮对着谅山市区和外围阵地轮番覆盖,连越军吹嘘的“永久工事”都被轰塌了一半。 有个越军俘虏后来供述:“炮弹像长了眼睛,我们躲在坑道里都能听见头顶石头往下掉,有人吓破了胆,直接从坑道里爬出来投降。” 解放军战士们踏着弹坑冲锋,逐街逐巷清剿残敌,有的战士用刺刀撬开被炸毁的暗堡铁门,有的抱着爆破筒与顽抗的越军同归于尽。 到中午时分,谅山主峰插上了解放军的红旗,守城的越军308师被打残,师长带着残兵往河内方向跑,连电台都扔在了路上。 战后的谅山,硝烟还没散尽。曾经的街道成了断壁残垣,越军的碉堡只剩下扭曲的钢筋,那些被用来挑衅中国的武器残骸,混杂在瓦砾堆里。 黎笋带着一群官员来视察时,刚走到谅山市区边缘就停下了脚步。他看着眼前的废墟,脚边还躺着没清理干净的弹片,身后的官员们大气不敢出。半天,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他们……真敢打。” 他哪知道,许世友在下令进攻前,曾对着地图沉默了很久。桌上放着一份清单,是中国过去20年援助越南的物资:11.6万支枪,420门炮,1.2万辆汽车,还有数不清的粮食和布匹。 这位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比谁都清楚战争的代价,可面对忘恩负义的挑衅,退让只会换来更得寸进尺的欺负。 你知道吗?谅山战役中,有个叫王磊的通信兵,在架设电话线时被流弹击中,牺牲前还死死攥着断线的两头,他口袋里的家信还没写完 正是这些普通战士的牺牲,换来了边境的暂时安宁,也让世界看到,中国从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黎笋大概永远不懂,解放军在谅山的炮火,不是为了侵略,是为了自卫;不是为了占领,是为了警告。 中国曾把越南当兄弟,可兄弟拿刀捅过来,我们只能拿起盾牌,甚至必要时挥起拳头——这拳头,打在侵略者身上,疼在中国人自己心里,因为我们比谁都珍惜和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史海沉钩

史海沉钩

专注文献考据与历史真相,还原被遗忘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