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惊讶的发现,她的邻居竟然连着7天,点外卖冒用她家地址,她一气之下,在门上贴了“外卖免费送外卖员”的字条,以为这样,邻居就会把地址换成她自己家,万万没想到,邻居竟开始准时在门口拦截外卖。女子找到邻居质问,对方却大言不惭的说:可能不小心点错了,现在删了不就好了。女子怒怼:你一个星期都填错了?女子觉得疑点重重,她必须较真。更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面,网友一番话,让人不寒而栗。
那天李女士加班到半夜回家,发现门垫上放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盒草莓,红彤彤的看着挺新鲜。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确定自己没买过这东西,以为是哪个邻居顺路放错了,踢到门边就进了屋。
然而等第二天,再次送来了一个包裹,她皱了皱眉,心想可能是外卖员送错了吧,上班时特意跟门卫提了句,让留意有没有人找草莓和炸鸡。
可接下来的五天,家门口就没断过东西。
奶茶杯上的吸管还没拆,汉堡盒的边角翘着,甚至有天早上放着份热乎乎的粥,保温袋都没拆。
李女士感觉奇怪,因此她请假回了趟家,联系物业调了楼道监控,但一无所获。
第二天中午,她在家听到楼道有动静,扒着猫眼一看,邻居正堵着个外卖员,指着李女士家门说 “放这儿”,顺手就把一袋寿司拎走了,连门上的纸都没看一眼。
下午李女士去扔垃圾,在楼梯口撞见个外卖员,手里的袋子印着奶茶店的 logo。她鬼使神差地问了句:“师傅,这是送到 602 的?”
骑手点头,划开手机给她看:“是啊,刚收到消息说放隔壁 603 就行。”
李女士的心沉了下去,原来对方不光填错地址,还特意让骑手放隔壁,自己好等着拿。
她转身敲了敲 603 的门,开门的阿姨手里还攥着个汉堡,嘴角沾着点沙拉酱。
“您点外卖,怎么填我家地址啊?” 李女士尽量让语气平稳。
阿姨嚼着东西,含混不清地说:“可能点错了呗,删了不就完了。”
“错了七天?” 李女士提高了声音。
阿姨把汉堡往盘子里一放,翻了个白眼:“多大点事儿,跟你较什么劲。” 说完 “砰” 地关了门。
这事儿听着就气人。自己家地址填着顺手,偏要用别人的,图啥?省得自己开门?还是怕外卖员知道自己家?被发现了好歹说句软话,偏要耍横,这就不是马虎,是故意添堵。
前阵子听同事说过,她表姐在杭州住的时候,对门邻居总用她家地址收快递,理由是 “快递盒上写地址不安全”。
结果有次快递员送错了药,表姐被真正的收件人堵在楼下吵了半天,调了监控才说清楚。
还有小区里的张阿姨,楼上租户总用她家电表充电,理由是 “自己的电表在楼道拐角不好插”,直到电费单寄来,张阿姨才发现三个月多交了两百多块。
这些人好像觉得,别人的东西就该给他们用,一点不觉得占了便宜。
晚上她给平台客服打了电话,把情况说了说,客服说会核实。挂了电话,她看着门口干干净净的地垫,突然觉得挺累的。
希望明天醒来,门口别再出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有人吐槽:“连续七天都能‘不小心点错’到同一家,这运气去买彩票都能中大奖了,这借口简直敷衍到家,鬼才信!” 大家觉得邻居分明是故意为之,绝不是一句失误就能掩盖的。
不少人分享起自己的类似遭遇,有人曾被邻居冒用地址收快递,还有人总被邻居蹭网,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则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大家不禁感慨,邻里之间本该守望相助,如今却因这些行为变得关系紧张。
还有人调侃说,要不李女士也用邻居地址点一周生鲜外卖,让对方尝尝家门口天天有 “惊喜” 的滋味,但这也只是玩笑话,解决问题还得靠合法合理的途径 。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你是我的女人
把它全拿进屋,反正地址是对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