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国的关税大棒打碎几个小国的大门,美财长认为快到时候给中国戴上紧箍咒了,于是信心满满的对媒体说:“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能跟中国同行们会面!” 最近国际经贸圈又炸开了锅!美国财长贝森特一边看着自家关税大棒把加拿大、墨西哥这些小国的贸易大门砸得哐当作响,一边摸着下巴琢磨:该给中国也来点厉害的了吧? 这不,她前脚刚对媒体放话 “期待几周内会面”,后脚就被扒出美国在 5 月份刚跟中国签了个 90 天的关税缓兵之计 ——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今年 2 月开始,美国就像开了关税外挂一样疯狂出招。先是以 “芬太尼问题” 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 10% 关税,接着又对加拿大能源产品、墨西哥钢铁铝产品下黑手。 到了 4 月更离谱,直接甩出 “对等关税” 大招:对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飙升到 145%,连越南、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国家都被波及,最高被加征 49% 的关税。 这哪是正常贸易谈判,分明是拿着大棒逼着全世界 “交保护费”!加拿大总理卡尼最近就被折腾得够呛。7 月 10 日美国突然宣布对加拿大商品加征 35% 关税,理由竟是 “贸易赤字威胁国家安全”。 要知道加拿大 68% 的出口都依赖美国市场,这一记闷棍下去,汽车、钢铁行业直接炸锅,32 万工人联名抗议 “这就是勒索”。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原本还指望在 7 月 21 日前达成协议,结果被美国突然翻脸打得措手不及 —— 这就是小国在大国关税战中的无奈。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可没惯着。4 月 10 日当天就甩出 12 项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暂停 16 家美国实体的两用物项出口,还把 7 类中重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特别是稀土这招,直接戳中美国软肋 —— 要知道全球 90% 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而美国军工、新能源产业都离不开这玩意儿。更绝的是,中国商务部还启动了医用 CT 球管的反倾销调查,把杜邦等美国企业列入反垄断调查名单。 这些精准打击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稀土电机成本涨了 15%,苹果供应链的稀土永磁材料也开始缺货。有美国媒体酸溜溜地说:“中国这招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就在大家以为贸易战要打到天荒地老时,5 月 12 日中美突然在日内瓦宣布达成协议:双方关税税率下调 115%,90 天内暂停 24% 的关税,只保留 10% 的 “缓冲带”。消息一出,美国股指期货瞬间暴涨,标普 500 期货涨了 2.8%,市场一片欢腾。 但这真的是皆大欢喜吗?仔细看协议内容就会发现猫腻:美国只是暂停了 4 月加征的部分关税,而 2 月和 3 月以 “芬太尼” 为名加征的 20% 关税还在,中国商品综合税率仍高达 40%。更关键的是,协议里没提稀土出口管制和半导体国产化率这些核心矛盾,双方都留着后手呢。 有专家一针见血:“这就是给谈判留个台阶,90 天后说不定又要变脸。” 其实美国这招 “关税威胁 — 谈判妥协 — 再威胁” 的套路,历史上已经演过无数次。1930 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把美国进口关税提到 52%,结果全球贸易萎缩三分之二,直接把大萧条推向深渊。 2002 年小布什对钢铁加征 30% 关税,虽然保住了几千个岗位,却让下游产业损失 20 万个工作岗位。 如今美国故伎重演,连《纽约时报》都看不下去:“关税政策一周三变,企业根本没法做计划。” 更搞笑的是,美国这次连盟友都不放过。 欧盟 4 月 15 日刚对美钢铝产品加征 25% 关税,日本也在抱怨 “七轮谈判毫无进展”。巴西总统卢拉更是直接放话:“我们不是没了美国就活不了!” 转头就跟中国签了 9 亿美元的农产品订单。 现在离 90 天关税暂停期结束只剩不到两个月,贝森特急着要跟中国会面,说白了就是想在中期选举前捞点政绩。 但中国商务部早就放出话来:“坚决反对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而且从最新动向看,中国正加速推进南美供应链多元化,5 月刚跟阿根廷签了 9 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协议,摆明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场贸易博弈的本质,是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新洗牌。 美国想通过关税维系霸权,却忘了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就像荷兰经纪商 AFS Group 说的:“当 90 天暂停期结束,特朗普还能怎么提高关税?他已经把牌打烂了。” 咱们老百姓能做的,就是擦亮眼睛看这场大戏,毕竟,历史早已证明:用关税当武器,最后伤的往往是自己。
日本硬刚美国关税大棒!关键时刻中国出手相助,特朗普算盘彻底落空?美国宣布对日
【58评论】【6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