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功臣盗世人”,这句诗评朱元璋,表达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最恨胡惟庸,其实他心里最恨的是另一个人,他就是开国功臣蓝玉。 《明史》里记载,朱元璋和蓝玉年轻时都是放牛娃,可蓝玉的发家路不一样,他是跟着叔父蓝庆投奔朱元璋的。蓝玉从个小兵一路打到大将军,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明实录》里记着蓝玉的战功,打漠北、击西域、灭北元残余势力、活捉王保保,简直是明军里最能打的“带刀侍卫”。 到洪武二十年前后,他已经位极人臣,“佩天子剑,入则洗马,出则执金吾”。说白了,上班能进皇帝办公室,下班管着首都治安,妥妥的实权大佬。 可就在这时候,他犯了致命错。洪武二十四年,蓝玉在自家摆大酒,被朱元璋的探子瞅见了。探子看见金银器皿堆成山,锦缎绸衣摆满屋,家仆奴婢上百号。 这不是明摆着在朱元璋面前炫富吗?要知道,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腐和铺张。 朱元璋的很快对蓝玉动手,《明史》里说,他给蓝玉扣了“谋反”的罪名,抓起来就没轻饶。蓝玉本人被凌迟处死,家族亲戚被杀了快一万人,牵连的官员上千。这场清洗比胡惟庸案规模大多了。 朱元璋这么恨蓝玉,原因挺复杂。不光是“功高震主”的威胁,更因为蓝玉那骄傲的性子。《明史》说他“恃功骄溢”,还老在朝堂上跟朱元璋对着干。对一个从市井爬上来的皇帝来说,这种“不给面子”的事,简直不能忍。 最让人惋惜的是,杀了蓝玉之后,朱元璋经常失眠,还时不时念叨蓝玉的战功。 蓝玉案说到底,是皇权和功臣的较量。朱元璋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太懂权力的厉害。他怕这些功臣功高盖主,更怕他们坏了自己辛苦建立的规矩。蓝玉的张扬,刚好撞在了他的枪口上。 但蓝玉也不是天生就骄横,他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出生入死,立下那么多汗马功劳,有点傲气也难免。 只是他没摸透朱元璋的心思,这位皇帝最在乎的是皇权稳固,容不得半点挑战。
“杀尽功臣盗世人”,这句诗评朱元璋,表达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最恨
历史奇幻角
2025-07-12 16:54:38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