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张宗兰和金凤英被特务盯上,特务正踢门时,金凤英掏出一包毒药,轻声对张宗兰说:“我们不能当俘虏!”可毒药还没吞下,日军就冲进来了。 哈尔滨道外区天泰客栈二楼21号房,木门被军靴踹得嘎吱作响,门外传来日军宪兵的脚步声,屋内两个年轻女人紧紧抱着一个三岁的孩子。 金凤英从贴身的蓝布衫里摸出油纸包,里面装着两颗米粒大小的氰化钾胶囊,她的丈夫张耕野是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长,此时已转移到抗联密营,张宗兰接过毒药时手指发颤,她怀孕四个月,三天前刚把重要情报送出佳木斯城。 这场生死抉择源于一次意外暴露,3月15日佳木斯宪兵队出动200多名士兵,对地下党组织展开“拔根式”清剿,短短几天内328名地下党员被捕,其中多人遭到酷刑。 金凤英家的地窖里藏着一个铁皮箱,装有抗联第六军的密电码和梧桐河金矿起义计划,这些文件一旦落入日军手中,松花江下游的抗日武装将失去重要支援,数百名同志面临生命危险。 张宗兰曾在桦川县公署当文书,她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两人将文件撕成细条,塞进客栈厨房的大萝卜里,再用灶膛的草木灰抹掉纸张气味。这个看似平常的菜筐,成功骗过了佳木斯城门口牵着狼狗的日军哨兵。 但危险并未远去,特务科长田中隆吉下达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死命令,当两人带着孩子乘渔船沿松花江漂流到哈尔滨时,四个穿长衫的特务已悄悄跟踪,入住了客栈相邻的房间。 其实她们有机会单独撤离,组织安排了接应点,但金凤英坚持要等丈夫托人送来的最新情报,这一等,就等来了生死关头。 3月20日特务终于按捺不住开始破门,当时听到21号房传来玻璃碎裂声,接着是幼儿尖锐的哭声,等日军冲进房间时,只见炕桌上散落着撕开的油纸包,两位女子嘴角带着血迹,但呼吸尚存。 踢门的震动让她们手中的毒药洒落一地,自杀计划功亏一篑,日军将张宗兰和金凤英押往哈尔滨731部队特别监舍。她们的最终命运,永远定格在那个血色黄昏。 金凤英怀中的三岁孩子,在混乱中被客栈厨娘偷偷抱走,这个孩子在战火中长大,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第一批拖拉机手,用双手耕耘着母亲曾为之献身的土地。 那些藏在萝卜里的情报最终送达目的地,梧桐河金矿起义按计划爆发,抗联第六军得到苏联远东军的有力支援,松花江下游的抗日烽火越烧越旺,直到日本投降的那一天。 如今的佳木斯烈士陵园里,张宗兰的衣冠冢旁常年摆放着新鲜萝卜,当地老人说这是纪念她把党的机密藏进最平凡的蔬菜里,这个朴素的细节,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打动人心。 那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两个年轻女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信仰,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生死关头做出了最平凡也最伟大的选择。萝卜里的秘密,松花江的血色黄昏,都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信源: 中央文献出版社《东北抗日联军史》 黑龙江省档案馆《三一五事件档案》 辽宁人民出版社《满洲抗日烈士传》
1938年张宗兰和金凤英被特务盯上,特务正踢门时,金凤英掏出一包毒药,轻声对张宗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2 19:09:4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