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航空难令人唏嘘 6月12日,印航的波音787-800飞机,从印度哎哈买达巴德

绮闲言 2025-07-12 22:24:11

印航空难令人唏嘘 6月12日,印航的波音787-800飞机,从印度哎哈买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机上、地面共270人死亡。 事故发生在大白天,相关的视频恰好被拍下。 说实话,一架大飞机缓慢起飞,刚越过机场围墙上空,就随之坠落,燃起浓烟明火,又是高校区域,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尽管有位极幸运的乘客,竟然能够生还,哪怕是“重伤”,也足以用“绝对幸运”来形容了。 不过,如此惨重的伤亡,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足以让航空业,让所有人警惕与反思。 虽然从事故率上来说,航空运输行业的安全性还是最高的,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航空运输业的悲剧,也是最惨烈的。 从6月12日发生该起航空悲剧,到今天7月12日,刚好一个月的时间,在所有机构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事故的原因也有了初步结果。 按照报告,飞机起飞后数秒内,两台发动机的燃油开关,几乎同步从“运行”位切换到“切断”位,导致发动机燃油供应中断,而空中熄火。 双发失效导致冲压涡轮自动放出,APU自动启动。而两台发动机在10秒和13秒后,相继恢复到“运转”位,但是,后果已经造成,坠毁无法避免。 驾驶舱录音显示,一名飞行员向另一名飞行员提问,“为什么切断?”,另一名飞行员回答说,他没有这么做。 到此,调查报告已经将这起事故的原因说清楚了。至于说两台发动机到底是谁切断的?或者是同时故障的?又或者是无意中切断的?这些都将是接下来需要调研的主要内容。 不过,两台发动机的燃料供应开关,波音公司设计时就已经做了相关的锁定保护措施。 “燃油控制电门”位于驾驶舱中部控制台油门杆的后方,是两个“蘑菇头”造型的开关,前推是开位,后拨是闭位。操作时,需要拉出外边的套筒,经过一个卡位,才能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也就是说,不存在无意碰撞而操作的可能,只能是人为,且有意识的操作,才能做到“运行”,或者“切断”。显然,在飞机启动发动机后,只能限定在“运行”位。 从报告来看,或许是飞行员本能下意识的错误操作,甚至他本人未必能够意识到。而操作之后,马上发现了错误,随之进行补救,但是就这短短的10秒时间,已经让两台发动机瞬间失效。 这样的分析,也有驾驶舱录音为证。一名飞行员质问另一名飞行员,为什么切断?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虽然否定,也及时止损。 可这样的后果,身在驾驶舱中的飞行员非常清楚。“mayday mayday mayday”连续发出,这本就是事态严重的标志。 而另一名飞行员为啥要切断“燃油控制电门”,这就需要结合各种各样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调查验证了。无论结果是啥样子,肯定也是事出有因的。 有悲剧,对航空运输业来说,并不可怕。只要找到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制度性规则,都是能避免类似事故的。怕的是畏疾忌医不敢正视问题,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遮掩。 如此以来,航空悲剧就无法避免类似事故,航空业也就无法吸取相应的事故教训。所谓的,悲剧的发生也将无法避免。

0 阅读:4
绮闲言

绮闲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