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辈子最软的软肋,都系在马皇后身上。 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穷得叮当响,投奔郭子兴时,浑身补丁都遮不住骨子里的桀骜。是马姑娘,郭子兴视若己出的义女,瞧出了这汉子眼里的星辰。别人都怕朱重八手里的刀,她偏敢在他打完仗回来时,递上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米汤,指尖蹭到他虎口的新茧,也只是笑笑,说句“下次当心”。 郭子兴的儿子总瞧朱重八不顺眼,暗地里使了不少绊子。有回愣是把他锁在柴房,三天三夜不给吃喝。马姑娘知道了,揣着刚出锅的馒头就往柴房跑。看守的卫兵拦她,她急得把滚烫的馒头往怀里塞,隔着粗布衣裳烫出一片红,也顾不上疼,只想着里头的人快饿疯了。朱重八啃着带着体温的馒头,看见她衣襟上渗出的血印子,那双眼杀过无数人的眼睛,第一次红了。 后来朱重八领兵在外,马姑娘就在后方稳稳地撑着。军粮不够了,她把自己的份例省下来,掺着野菜煮成糊糊,先给伤员送去。夜里油灯下,她一边缝补将士们磨破的战袍,一边听探子报信,把各州府的粮草数目、兵力部署记得比谁都清楚。有次朱元璋打了败仗,心气儿低落到极点,对着地图摔了茶杯。她没说啥大道理,就坐在他身边,拿起被摔碎的瓷片,一片一片拼回去,轻声说:“碎了的瓷片能拼,溃散的军心也能拢,你忘了当年在皇觉寺,连讨口饭都不肯认输的性子了?” 南京城破那天,朱元璋骑着高头大马进了应天府,身边的人都喊他“吴王”。他掀开轿帘想扶马姑娘上来,她却笑着摆摆手,自己牵着裙摆跟上,说:“这一路你走得难,我跟着就好。”登基大典上,她成了皇后,凤冠霞帔衬得她眉眼愈发温和,却在接受百官朝拜时,悄悄拽了拽朱元璋的龙袍——那是提醒他,别忘了台下还有当年一起啃过树皮的弟兄。 她从不干政,却总在最关键的时候拉住朱元璋的手。他要严惩贪官,她就劝他别失了分寸;他想扩建宫殿,她就领着宫人在宫里种庄稼,说“百姓还在挨饿,咱住着够暖和就行”。宫里的人都说,皇后娘娘的话,比谁的奏折都管用。 洪武十五年秋天,马皇后病倒了。太医们束手无策,朱元璋红着眼把太医院翻了个底朝天,扬言治不好皇后就要屠了整个太医院。马皇后躺在病床上,拉着他的手气若游丝,还在劝:“太医们已经尽力了,别迁怒旁人。我这身子,早就跟不上你了。”她弥留之际,朱元璋紧紧攥着她的手,像个怕丢了糖的孩子。她断断续续地说:“别忘了,你曾是朱重八……” 有人说,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克星,磨平了他骨子里的戾气。其实啊,哪是什么克星,那是他这辈子唯一愿意卸下铠甲,把软肋亮出来的人。没了她,洪武大帝的江山再稳,也终究少了一块最暖的补丁。 参考资料:《明史·后妃列传》、吴晗《朱元璋传》
嘉庆熬乾隆的策略其实很棒,只要乾隆活着一天,他就对乾隆言听计从。因为毕竟乾隆快9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