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7岁的司令员叶飞准备入睡,突然警卫员拽着一位身材曼妙的姑娘,破门闯

乐山悦水闲情 2025-07-13 16:52:21

1940年,27岁的司令员叶飞准备入睡,突然警卫员拽着一位身材曼妙的姑娘,破门闯入:“司令,找你的!”叶飞本能地想要起身迎接,然而意外却在此刻降临,那姑娘突然软倒在地,不省人事。 叶飞迅速叫来军医,检查后发现这位女子已经体力透支到极限,她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双脚满是泥泞和血迹,显然是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才抵达此地。 这位勇敢的女子正是中共地下党员郑少仪,年仅20岁,在短暂休息后,郑少仪恢复了意识,立刻向叶飞汇报了情况,她在国民党李明扬、李长江"二李"部队担任政训处的中尉文书,敏锐地发现了敌人的异常动向。 当天下午,泰州城内的"二李"部队提前发饷,士兵们在街头采购物资,凭借多年的经验,郑少仪知道军饷提前发放往往意味着即将开战。 经过仔细打探,她获取了"二李"部队计划于次日拂晓对郭村新四军发动突袭的详细情报,包括具体的兵力部署和进攻路线。 国民党军队此次投入了13个团约1万余人,而叶飞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仅有2000余人,兵力悬殊至少5倍,情况万分危急,郑少仪不顾个人安危,决定亲自送出这份情报。 当联络点无法接应时,她毅然决定独自穿越敌区,为避开敌人哨卡,她伪装成农妇,在田埂间东弯西绕,一夜之间蹚过七八条河汊,行程十多公里,终于在午夜将情报送到了叶飞手中。 叶飞是中国唯一具有中菲混血的开国上将,但他的军事才能却毋庸置疑,获得情报后,他迅速召集指挥部成员制定应对方案,凭借郑少仪带来的敌军部署图,叶飞决定背水一战,指挥部用不到半小时便拟定并下达了作战命令。 6月28日拂晓,战斗打响,敌人四面包围郭村,发起第一次总攻,挺进纵队虽然兵力悬殊,但士气高昂,顽强抵抗,郭村军民同心协力,老人和妇女为前线送来荞麦饼和红烧肉,年轻人则手持农具,不顾劝阻,偷偷跑到战壕里与部队并肩作战。 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新四军战士蒋鹤林挺身而出,眼看敌人即将突破防线,他端起机枪,毫不犹豫地跃出战壕,在腹部连中数弹的情况下,仍紧握机枪向敌射击,直至壮烈牺牲。 第二天,陶勇率领新四军苏皖支队火速驰援,使郭村兵力增加到7个营,同时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二李"部队中的地下党员王澄和陈玉生率部起义,使挺进纵队转守为攻。 从6月30日至7月1日,挺纵先后发动了"奔袭宜陵"、"港口暴动"和"宣堡起义"三次战斗,通过内外夹击,歼灭敌军3个团,使"二李"部队全线溃退,历经七天七夜的激战,7月4日郭村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不仅保住了郭村这个重要据点,还为三个月后的黄桥决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后郑少仪留在新四军继续战斗,解放后曾担任浙江省高院副院长,参与创建了著名的"枫桥经验",而叶飞在战后被任命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来成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

0 阅读:110
乐山悦水闲情

乐山悦水闲情

乐山悦水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