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王树声到部队看望女儿,却被警卫兵蛮横拦下,请您排队等候,领表登记,王树声看了看排得长长的队伍,填好登记表后,走到末尾默默等候! 警卫兵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低调的老人竟然是开国大将王树声。 1971年春节前,王树声的夫人杨炬出差,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他给女儿打电话,得知她因工作繁忙不能回家过年。 作为国防部副部长,他本可一个电话让女儿请假,但他选择了独自前往部队探望。 当警卫兵要求他排队登记时,他没有表明身份,而是默默站到队尾,在寒风中等待长达三个小时。 王树声小女儿王季迟,她是王树声50岁时得的宝贝女儿,虽然王树声对女儿十分疼爱,但从不溺爱。 王季迟15岁时坚持要参军时,王树声没有干涉,更没有利用职权为她安排轻松岗位,只是按照正常流程入伍成为一名普通通讯兵,在部队里王树声还要求女儿王季迟不得向部队的领导提是自己的女儿,王季迟也听从父亲的教诲从来没在部队里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没享受任何的特殊照顾。 探望女儿那天,王树声一样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一切都是按照流程填表后排队等待女儿。 当女儿王季迟终于接到通知赶来后,看到父亲被冻得通红的脸和鼻子,眼泪止不住流下,她问父亲为何不表明身份,王树声只是笑着替她整好军帽:"当兵就该这样,"临走前还特意叮嘱:"别说我来过,免得首长给你小灶。" 在日常生活中,王树声拒绝组织给他配生活用车,也不允许家里人以他的名义徇私,他的夫人杨炬是一名老革命党员,在单位上班来回做公交车需要2个小时,但从来没让王树声专车接送过,家里人都受王树声影响过着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生活。 还有一次在军事科学院食堂,王树声看到有人替领导带饭,立即批评道:"什么大人物连碗都端不动?"次日《军科简报》登出匿名批评信,所有领导干部恢复排队打饭。 最能体现王树声品格的,或许是他对儿子王鲁光遭遇车祸的处理,1972年,王鲁光在婚前四天被汽车撞成终身截瘫。 面对惶恐的司机,王树声没有追究,而是嘱咐:"转告那司机,好生汲取教训,饭还是得吃的,"他对家人说不能让另一个家庭也陷入悲剧。 1974年1月7日,王树声病逝于北京,终年69岁,按照他的遗愿,部分骨灰安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麻城烈士陵园。 王树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公与私、情与理、权与责的平衡。 在规矩面前,没有大将,只有一个思念女儿的父亲,在亲情面前,没有特权,只有坚守原则的共产党员,他用平凡中的不平凡,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丰碑。
相信自己的女儿,然后被狠狠打脸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