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一旦“大罢免”成功,美国人马上就会有所行动。两手准备:一边观望一边撤离!

古木过去 2025-07-14 09:43:06

赖清德一旦“大罢免”成功,美国人马上就会有所行动。两手准备:一边观望一边撤离! 赖清德在2024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虽然赢得职位,但民进党在立法院却没有拿下足够多的席次,反倒是国民党和台湾民众党合力卡住了立法进程。 赖清德为打破僵局,直接掀桌子,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罢免”。目标十分直接,就是要削弱对手国民党的力量,靠罢免拉动补选,把更多席位纳入民进党。 民进党开始号召支持者大力连署,有备而来锁定重点选区,国民党立委成了第一目标。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国民党动员力也不弱,不仅口头反击,更让抗议队伍涌上街头。 支持罢免和反对罢免的民众针锋相对,媒体报道24小时不停,法律专家和评论员天天唱反调,争论这个举动到底是政治革新还是制度破坏。 台湾社会也因此出现明显分歧。部分人翘首盼着赖清德这步棋能为台湾争回更大话语权,也有人忧心经济和安全。 民间最直接的变化是,街头议论声越来越多,商界老板们默默盘点账本,深怕海峡局势一有风吹草动生意直接下滑。 过去,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市场,现在关系一紧张,企业压力山大。 如果罢免能如赖清德所愿,那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地位会更稳。随之而来的就是快马加鞭推进新法案。 “台湾主权法”呼之欲出,意图在官方文件中去掉“中华民国”,强化台湾认同教育。而推动以“台湾”身份加入国际组织的计划也在紧锣密鼓。 一系列举动无疑走向“台独”目标。支持的人看到了契机,质疑者却预见到麻烦,说这可能直接把台湾推到台海风口浪尖。 大陆一再强调绝不会容忍“台独”行为,如果法案真的推过红线,军事巡航、海上演习和其他强硬措施随时会升级。 湾区的气氛日渐紧张,普通家庭已经开始担心安全,更多企业主提前备货,就是怕有风吹草动会断供断链,生意难做。 而美国的反应带着明显的两面策略。美国表面低调,私底下对可能的变局盘算得很细。一方面美方在台协会增加了保安,甚至提醒美国人在岛上的安全。 另一方面,芯片龙头等美国企业正计划或已经开始把关键设备和仓储资料撤离台湾,半导体如果出状况,不只是台湾,全世界科技圈都会被牵连。 赖清德面对的压力空前,他一边要安抚支持者,一边必定要面对反对力量和复杂国际环境的拉扯。 他如果能短期内实现立法目标,能收获自信,但风险是军事威胁和经济衝击随时降临,民意很可能快速翻转。 现在的台湾已不只是民进党和国民党的博弈,更是整个地区与国际利益的较量。 日本、韩国等邻国也在微调军事策略,东南亚国家希望别被牵连。每当有大动作,金融市场就起伏,台币汇率和股市跟着变脸,岛内的投资大户都在观望。 支持独立的人渴望把握历史机会,但军事、经济、外交威胁让不少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好选择,成了摆在岛内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0 阅读:1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