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非洲小国,经历了伤亡高达80万到100万人的大屠杀,却靠着一位学习中国发展经验的领导人,一跃入围“世界十大安全国家”。 1994 年,卢旺达经历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三个月内,80 万至 100 万人惨死,20 多万妇女被强奸,国家沦为 “人间地狱”。然而短短二十余年后,这个曾被联合国视为负面教材的非洲小国,却以年均近 10% 的 GDP 增长率跻身 “非洲经济奇迹” 行列,人均 GDP 跃居非洲第一,更被誉为 “非洲新加坡”。这场从废墟到繁荣的蜕变,离不开一位铁腕领袖的掌舵,更离不开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深度借鉴。 卢旺达的悲剧根源,要追溯至 19 世纪末的殖民时代。一战后,比利时殖民者以身高、鼻梁等生理特征及财产多寡为标准,将卢旺达划分为 “高等” 的图西族与 “低等” 的胡图族。1994 年,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的座机被击落,成为种族屠杀的导火索。胡图族极端分子煽动平民,以长矛、砍刀为武器,对图西族展开无差别屠杀。 最终由邻国乌干达政府军与图西族 “爱国阵线” 武力终结屠杀,但卢旺达已沦为 “全球最绝望之地”。 屠杀结束后,图西族领袖保罗・卡加梅扛起重建重任。他出身图西族贵族,幼年因胡图族政变流亡乌干达,曾赴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94 年,卡加梅率领 “爱国阵线” 掌权后,面对根深蒂固的民族仇恨,采取了极具智慧的和解策略:他放弃大规模追究民间凶手,仅将联合国认定的战犯绳之以法,其余交由农村 “盖卡卡审判庭” 调解;废除身份证上的民族信息,推行 “卢旺达人” 单一身份认同;整顿官僚体系,训练专业化军队,迅速稳定了政局。1998 年,卡加梅出任 “爱国阵线” 主席,2000 年正式当选总统,开启了以中国为模板的治国之路。 卡加梅深知,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摒弃西方 “资源榨取型” 发展路径,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卢旺达政府派遣大批官员赴华取经,全面移植 “中国经验”: 以农为本稳根基:重新分配土地,引入中国高产作物品种,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奠定经济复苏基础; 基建先行破瓶颈:与中国签订大量基建订单,“要致富先修路” 的理念在卢旺达落地生根,公路、铁路网络逐步成型,为工业化铺平道路; 产业承接促转型:设立工业区,吸引中国等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制造业,产品通过中卢零关税协议进入中国市场; 反腐清廉塑环境:学习中国反腐经验,整肃贪腐,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提升外资投资信心; 民生改善固根本:利用中国贷款完善医疗、教育体系,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覆盖,首都基加利的医疗水平远超周边国家,24 小时巡逻的警察让街头犯罪率骤降。 如今的卢旺达,早已撕掉 “人间地狱” 的标签。2000 年至 2022 年间,该国 GDP 增长超 15 倍,成为非洲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首都基加利整洁有序,被称为 “非洲最安全城市”,甚至入选 “世界十大安全国家”。农业现代化让粮食自给率大幅提升,制造业占比持续上升,“卢旺达制造” 走向全球。卡加梅因卓越的治理能力,被比作 “非洲李光耀”,而卢旺达则成为 “一带一路” 倡议在非洲的典范国家。 从种族屠杀的废墟到非洲发展的标杆,卢旺达的逆袭印证了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性。正如卡加梅所言:“中国没有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我们,而是教会我们如何根据自身国情寻找发展道路。” 在中卢合作的持续推进下,这个曾饱经苦难的非洲小国,正书写着更多关于希望与重生的故事。
这个非洲小国,经历了伤亡高达80万到100万人的大屠杀,却靠着一位学习中国发展经
新翰看世界
2025-07-14 21:25: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