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在上甘岭的硝烟中,一个震撼美军的传奇诞生了。一位年仅18岁的中国志愿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7-15 01:14:45

1952年,在上甘岭的硝烟中,一个震撼美军的传奇诞生了。一位年仅18岁的中国志愿军少年,仅凭一门迫击炮,就让数千美军胆战心惊。 【消息源自:《志愿军炮兵作战经验汇编》解放军出版社1954年版;《上甘岭战役亲历者口述实录》军事科学院档案馆藏;美军第八集团军作战日志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 1952年深秋的朝鲜,空气中飘着硝烟和焦土的味道。唐章洪蹲在坑道里,用袖子擦了擦迫击炮瞄准镜上的尘土,这个动作他今天已经重复了三十七次。远处传来闷雷般的炮声,震得他后槽牙发酸——美军又开始新一轮轰炸了。 "小唐,记着数!"班长扯着嗓子喊,"这轮炮击要是超过两百发,美国佬准要冲锋!"唐章洪点点头,摸出半截铅笔头,在皱巴巴的烟盒纸上划了道杠。三个月前他还在用这支笔给家里写信,现在却用来记录死亡倒计时。 这个刚满18岁的四川娃子,三年前还是中江县中学里最会写诗的学生。1949年冬天,他扔下钢笔参了军,因为读过几年书,被分到迫击炮连当计算兵。第一次摸到炮管时,他连三角函数都算不利索,现在却能闭着眼睛调出射击诸元。 "轰!"一发炮弹在五十米外炸开,震落的土块砸在钢盔上叮当作响。唐章洪突然想起两个月前的惨剧——他们班在无名高地暴露了位置,美军轰炸机像闻到血腥的苍蝇般扑来。等他从土里爬出来时,最要好的两个战友已经成了焦黑的残骸。那天晚上,他蹲在弹坑里吐得昏天黑地,吐完了却突然开窍似的,连夜画出了反斜面工事的草图。 "章洪!东南方,标尺320!"班长的吼叫把他拽回现实。唐章洪麻利地转动方向机,炮口微微扬起。透过硝烟,他看见山坡下晃动的钢盔——美军果然上来了。 "放!"炮弹呼啸着划出弧线,远处腾起橘红色的火球。唐章洪没时间庆祝,立刻弯腰装填第二发。炮管已经烫得能烙饼,他抓起浸透尿液的破布往上一裹,滋啦啦腾起股白烟——这是他们连发明的土办法,否则连续射击会让炮管变形。 打到第七十三发时,右腿突然像被烙铁捅了似的。唐章洪低头看见裤管洇出暗红,这才意识到自己中弹了。"别停!"他咬着牙往伤口撒了把火药止血,整个人扑在炮架上当人肉底座,"继续装弹!" 黄昏时分,美军终于退潮般撤了下去。唐章洪瘫在战壕里数弹壳——整整四百二十三个。他不知道的是,范弗里特在指挥部对着地图大发雷霆:"中国人至少埋伏了三个炮兵营!"这个西点军校的高材生怎么也想不到,把他精心策划的进攻炸得七零八落的,竟是个用尿给炮管降温的毛头小子。 战后打扫战场时,战友们在唐章洪的阵地上发现了奇迹:三尺见方的发射位周围,密密麻麻嵌着两百多块弹片,最近的离他脑袋不到半米。他独创的"坐标预判法"后来被印成小册子发遍全军,不过这个特等功臣最得意的,还是写给母亲的信里那句话:"娘,我没给您丢脸,咱们四川娃子的脑壳,比美国人的钢铁还硬嘞。"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