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衡阳街头发生的一起救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7月12日下午,衡阳市立新路一名女子突然昏厥倒地,面色发白、无脉搏且意识丧失,情况十分危急。 事发时,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42岁的老师盘志斌正带着孩子准备前往书吧。他骑着共享单车在倒地女子对向车道,看到一名身穿便装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正在对女子进行心肺复苏 ,由于长时间施救,医生已十分疲惫,遂呼救询问周围是否有人会做心肺复苏。 盘志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跨过中间护栏跑过去帮忙,与医生轮流进行了约十分钟的心肺复苏。在此期间,医生一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边拨打急救电话,盘志斌还向在场的女子家属询问了病史。经过两人的不懈努力,女子终于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和脉搏,眼睛也能够睁开,随后被赶来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然而,盘志斌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被路人拍摄并发布到网络后,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部分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甚至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 面对这些无端指责,盘志斌感到十分寒心。他回应称,自己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通过足球、马拉松等运动学习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急救时已非常注意动作,双手一直放在胸骨位置按压 ,如果手法错误,当时在场的专业医护人员也会及时纠正,但并没有人指出问题。 盘志斌的同事也表示,他平时为人很好,充满正能量,实在不理解救人之举为何会遭到如此指责。众多网友也纷纷为盘志斌的救人行为点赞,认为在紧急时刻,救人是第一要务,对施救者进行“袭胸”质疑是对善意的伤害。 事实上,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点位于胸骨下半段(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不可避免会触碰他人上身。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苛求施救过程完美,无疑是对救人者的苛责。此次事件也提醒社会,应给予见义勇为者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莫让无端质疑寒了好人的心。
“人怎么能这么缺德!”7月13日,湖南衡阳,一女子抱着孩子出小区时,突然被一个宝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