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波操作,真是把“商人总统”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你说他精吧,他非要拿关税大棒砸全球贸易的锅;说他蠢吧,他又把“50天倒计时”玩成了悬在国际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国际贸易可不是特朗普大厦里的交易,随便喊个高价就能逼对手就范,尤其当对手是俄罗斯这种“被制裁专业户”,而贸易伙伴里还站着中国这样的硬骨头时,这出戏的连锁反应可比他想的复杂多了。
1. 俄罗斯:制裁叠buff,但反制工具箱早备好了
俄罗斯这些年被西方制裁得都快“免疫”了,从能源卢布结算到强制国有化外资企业,连猫和柴可夫斯基都能当制裁梗,早练就了一套“反制裁太极”。
美国100%关税若落地,俄对美出口(主要是能源)会受冲击,但俄方大概率会加速“向东转”——中国、印度等伙伴用本币结算、扩大非美元贸易,甚至拉拢金砖国家搞替代支付系统。
毕竟去年俄央行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已升至15%,美元只剩7%。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放狠话当天,俄股市反而大涨2%,市场似乎看透了他“雷声大雨点小”的老套路。
2. 次级关税?盟友先跳脚,中印根本不慌
特朗普威胁要连带制裁买俄油的国家(次级关税),这招看似狠辣,实则自损八百。像欧盟,就是俄能源大客户,德国刚因制裁俄油闹过“洗澡只洗四个部位”的能源危机笑话,现在逼他们二选一,怕是先引发内讧。
至于中国,早被美国关税战磨出了“抗性”,外交部直接表态“中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影响”,去年还加大进口俄油打脸西方。印度更不用提,之前就用卢比买俄油转手加工卖给欧洲,赚差价还躲美元结算。
特朗普想用次级关税吓住俄石油买家,不如先查查自家加油站油价涨了多少。
3. 全球贸易的“多米诺骨牌”
这波操作最蠢的,是特朗普没算清经济账:全球供应链早被疫情和俄乌冲突撕得七零八落,现在再加关税,油价粮价还得涨,最后埋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
更魔幻的是,他一边威胁制裁俄油买家,一边又逼北约盟友掏钱给乌克兰买武器,欧盟怕是心里骂娘:合着挨揍的是我们,掏钱的还是我们?。
总之,特朗普的关税大戏,本质是商人思维对复杂地缘的幼稚解读。他的算盘本质是“极限施压”——先喊100%吓唬人,再等对方求饶谈条件。
但普京不吃这套,中印有后路,欧洲憋着反水。50天后若没结果,他大概率找个台阶下,毕竟当年对华关税虎头蛇尾,这次怕又是“推特治国”的戏码。倒是苦了全球市场,天天陪他玩“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