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去,赵兴兰说出了暗号,谁知伪军却一脸茫然!这是怎么一回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秋天,淮北的天空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地下党员赵兴兰被关在日伪军的监狱里,身上的伤口结了痂又裂开,血和汗混在一起,黏在破烂的衣衫上。 敌人用烙铁烫他、竹签扎他,可他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吐露。鬼子气得直跳脚,骂他是“石头做的共产党”。 那天傍晚,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从没见过的伪军端着饭碗走进来,眼神飘忽,动作却格外慢。 他把饭碗往地上一放,手指突然在碗底“嗒嗒”敲了两下,压低声音说:“再忍忍,救你出去。” 赵兴兰浑身一激灵,可多年的地下工作让他习惯性警惕,万一是敌人的圈套呢? 他假装低头扒饭,指尖悄悄摸到碗底,竟抠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迎救”两个字。 希望像火星子一样窜上来,但赵兴兰立刻压住了。 第二天,那伪军又来送饭,他冷不丁抛出暗号:“姥姥几亩地?”对方却一脸茫然,挠着头反问:“啥地?” 赵兴兰的心沉了下去,不是自己人,难道是鬼子设的局?可伪军走后,他又在碗底发现新纸条:“明天跳河!”这到底唱的哪一出? 原来,这伪军叫邵小平,表面是日本宪兵队的秘书,实际是地下党安插的“钉子”。 他单线联系上级,根本不认识赵兴兰的接头暗号,只能靠碗底传字。 而赵兴兰的暴露,源于叛徒韩霞光的出卖,这家伙被捕后没扛住酷刑,把老搭档卖了个干净。 那天赵兴兰吞掉情报时,伪军头子还狞笑:“吞了也得拿出来!”谁知他硬是扛过了酷刑,连鬼子都嘀咕:“这人莫非铁打的?” 转机出现在押送路上,邵小平假意奉命处决赵兴兰,车子却拐向汴塘河边。 趁着看守喝茶的功夫,邵小平突然踹了他一脚,低声吼:“跳!” 赵兴兰纵身跃入河中,邵小平转身就朝水面开枪,枪声惊得芦苇荡里的野鸭扑棱棱乱飞。 水里早有人接应,小船箭一般划向对岸,船尾洒下的鸡血染红了一片河面。鬼子追来时,只看到“尸体”顺流而下,还夸邵小平“忠心”。 这出金蝉脱壳的戏码,背后是地下党精密的设计。 赵兴兰后来才知道,组织为了救他,甚至买通了伪军里的厨子,那碗底敲击的暗号,是厨子剁排骨时想出的点子。而邵小平冒险暴露身份,只因一句“同志比命重要”。 活下来的赵兴兰没歇两天,又接了护送延安干部穿越敌占区的任务。 夜里过陇海铁路时,他让大伙儿反穿棉袄,白布里子朝外,月光下一晃,活像飘动的鬼火,吓得巡逻队扭头就跑。 回头看那碗敲响的牢饭,敲的是信仰的密语。当年那些“对不上暗号”的营救,藏着多少邵小平这样的“沉默战友”? 他们像暗夜里的火柴,明知会烧尽自己,也要为同志划亮一寸光。 赵兴兰晚年总念叨:“活下来的不是英雄,英雄都躺在汴塘河底了。” 可历史记得,正是这些“石头做的共产党”,用血肉给后人垫出一条生路。 信息来源: 网易订阅《地下党被捕后,一伪军在饭碗里藏纸条说要救他出去,却对不上暗号》
1942年,地下党员赵兴兰被捕。一个伪军给他送饭时,突然敲了敲碗底,还说要救他出
烟雨故人泪
2025-07-15 12:21: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