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没有牛,牛是建国后从美国引进的”——这个说法一出就引发热议,甚至有人拿“丑牛”的生肖排序牵强附会,称牛因外来才排“丑位”。但铁打的文物和史料早已戳破这类谣言。
1973年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就出土了7000年前的水牛骨骼和牛骨农具,证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已驯养水牛耕种。山西周家庄遗址4600年前的占卜骨头上,清晰可见牛肩胛骨纹路;殷墟甲骨文里“牛”字出现数百次,这些文物都在诉说古人与牛的深厚联结。
从文献记载看,《周礼》明确设有“牛人”官职管理全国养牛事务;《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显示战国时期屠夫对牛体结构的熟悉;《史记》记载田单“火牛阵”破燕军,若当时无牛,这场经典战役岂不成了神话?汉朝法律规定私自杀耕牛要蹲大牢,唐朝更将“故杀官私牛”量刑至徒刑一年半,足见牛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我国本土牛分三大类:5000年前驯化的黄牛成为耕田能手,7000年前长江流域原生水牛助力水稻种植,青藏高原牦牛则被藏族同胞驯化千年。而美洲野牛属于不同属种,基因检测显示与中国牛亲缘疏远,且18世纪仍野性难驯,显然不可能是中国牛的“原型”。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实引进过荷兰奶牛等品种改良本土牛,但这如同引进车厘子不代表中国无樱桃一样,本土牛血统从未断绝。从宋朝开封夜市的牛杂小吃,到元朝宴席的烤全牛,再到《本草纲目》记载的牛黄入药,都证明我国吃牛肉、用牛的历史源远流长。
牛不仅是“六畜之首”,更是农耕文明的象征,十二生肖“丑牛”传承两千余年。这类“古代无牛”的谣言,显然低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倔菜头
这种扯淡的话不值一驳。醜丑不分,九漏鱼
AIcee
老子骑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