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韩国居然把咱们的螺蛳粉也拿去申遗了!这可不是第一次了,细数下来,从端午节到汉服,从泡菜到中医,韩国前前后后"盯上"了咱们130多项传统文化,更绝的是,中国这次直接把证据打包送到了联合国,网友直呼:"干得漂亮!" 要说韩国在申遗这件事上,那可真是"勤快"得很,别看韩国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在联合国非遗名录上的项目可不少,目前中国有43项,韩国竟然有22项,按比例算下来,韩国简直就是"申遗狂魔"。 为啥这么拼?原来韩国早就打好了算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就把文化当成国家名片来打造,他们深谙一个道理:文化影响力就是国家软实力,所以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先申遗再说。 最出名的要数端午节之争了,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国内一片哗然,虽然后来专家解释两者不太一样,但这事还是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泡菜大战就更热闹了,2020年中韩网友为"泡菜到底是谁的"吵翻天,最后中国出台了泡菜行业国际标准,算是给这事画了个句号。 最近连螺蛳粉都"遭殃"了,广西的朋友们可能要坐不住了:"我们嗦了这么多年的粉,咋就成韩国的了?" 一开始咱们确实有点着急上火,但现在学会用更聪明的方法应对了,比如去年中国把全国各地的制茶技艺打包申遗,一口气涵盖了44个项目,这招"组合拳"打得漂亮! 更重要的是,咱们自己的非遗保护体系越来越完善,现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1500多项,省市级的上万项,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保险箱"。 说实话,文化本来就是互相影响的,就像日本学了我们的茶道,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西方学了意大利歌剧,也玩出了新花样,关键不在于争"是谁的",而在于能不能发扬光大。 韩国这么积极申遗,说到底是为了提升国家形象,咱们与其生气,不如想想怎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只此青绿》这样的创新就很好,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比在网上吵架有意义多了。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总有人特别激动,但冷静想想,与其说韩国"偷文化",不如说他们太会"包装文化"了,从K-pop到韩剧,韩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结合得特别好,这点确实值得学习。 咱们有五千年文化底蕴,好东西多得是,关键是要让年轻人真心喜欢,而不是只会在网上喊"这是我们的",比如汉服现在越来越火,这就是个好现象。 最后想说,文化自信不是靠骂出来的,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创新好,让全世界都来"抄作业",那才是真本事!
联合国核查韩国申遗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突然向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出正式函件,要
【8评论】【1点赞】
哥可扛刺激了
别光盯着我们中国啊,金字塔什么的也可以拿去申遗,
冰海霞光
早该严惩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