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毛主席早在1949年就想要攻打台湾!主席在给周总理的信中说:根据朱德建议,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1949年,全中国都在忙着庆祝解放,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一张特别大的中国地图,俩人经常对着东南边那个岛出神。 蒋介石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退到了台湾,隔着一道海峡跟大陆对峙,这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最让人揪心的事。 年底的时候,中共中央直接发了《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清清楚楚告诉大伙儿,1950年解放军的任务就是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把全中国的土地都收回来。 那时候,解放军战士们都摩拳擦掌,好多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老兵,已经开始往福建、浙江的海边集结,就等着命令下来好跨过海峡。 可真要打台湾,不是件容易事,台湾海峡看着不宽,可那会儿解放军的船大多是小木船,连像样的军舰都没有。 更要命的是没有空军掩护,国民党的飞机时不时就来大陆沿海炸一通,咱们的地面部队再能打,过不了海也是白搭。 1949年7月,毛主席递给周总理一封亲笔写的信,信里说,得赶紧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开飞机,再从那儿买一百架左右的战斗机,加上咱们手里现有的那些,凑成一支能打仗的攻击部队。 等明年夏天,这些飞机就能掩护大军过海,拿下台湾。 周总理看完信,当天就召集了几个将军开会,把去苏联学飞行的人选、买飞机的型号都定了下来。 那时候去苏联的学员都是从陆军里挑的尖子,一个个文化不高但肯拼命,在苏联的机场上,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摔了爬起来再练,就想着早点学成回国打台湾。 粟裕将军正负责解放台湾的具体准备工作,他带着参谋们在海边搭了好多沙盘,把台湾的港口、滩涂都标得清清楚楚。 部队也开始练游泳、练划船,有些北方来的战士从没见过大海,一上船就吐得昏天黑地,可吐完了接着练,谁都不叫苦。 大家都觉得,只要准备充分,1950年夏天一定能把台湾拿下来。 哪想到1950年,朝鲜那边突然打起来了,美国第七舰队浩浩荡荡开到台湾海峡,说是“保护台湾”,其实就是不让咱们解放台湾。 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桌上摆着两份电报,一份是朝鲜请求支援的,一份是华东军区报来的台湾作战准备情况。 最后他拍了板:“先保朝鲜,台湾的事往后放放。”周恩来赶紧给粟裕打电话,让他暂停进攻准备,把部队调一部分到东北去。 就这样,解放台湾的计划只能往后推了。 抗美援朝打了三年,等咱们把美国人赶到“三八线”以南,回头再看台湾,情况又变了。 美国开始明着给蒋介石送武器,还跟他签个《共同防御条约》,想把台湾变成他们在亚洲的“桥头堡”。 这时候周总理出了个主意:“咱们先打沿海的小岛,一步一步来。” 1955年2月,解放军一口气拿下了浙江东南沿海的全部岛屿,战士们站在岛上能望见台湾海峡那边的灯火。 可这时候毛主席又发现了新问题:金门、马祖这两个小岛离大陆特别近,真要是打下来,美国说不定就顺水推舟,让蒋介石在台湾搞“独立”,弄出“两个中国”来。 那段时间,毛主席和周总理经常半夜还在商量,周总理在地图上画了条线:“台湾海峡不能变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最后俩人决定,不打金门、马祖了,改成争取和平谈判,1955年4月,周总理在印尼开亚非会议,当着好多国家领导人的面说:“只要美国军队从台湾撤走,咱们愿意和平解放台湾,啥都能谈。” 从那以后,咱们就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和平谈判上,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武力。 70年代,中美开始谈建交,毛主席给谈判定了个死规矩:“美国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然啥都别谈。” 最后美国人没辙,只能在《中美联合公报》里写清楚:“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国民党退到台湾,就像家里的兄弟吵架,一个跑到了院子里,总不能让他在外面另立门户。 可国际上的事儿太复杂,美国总想来插一脚,他们不是真关心台湾老百姓的死活,就是想把台湾当成对付中国的“棋子”。 毛主席和周总理明白,硬拼可能让国家吃亏,所以才转成和平争取,这是想找个最稳妥的办法。 现在有些“台独”分子跳出来,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出去,他们跟当年美国的心思一样,都是想利用台湾捞好处。 可他们忘了,毛主席那代人花了二十多年心血,就是不让国家分裂,咱们现在日子过好了,更得把这份心血接过来。 能和平统一当然最好,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坐下来啥都能谈拢,可要是有人敢越过红线,咱们也绝不含糊,解放军的飞机军舰现在比当年厉害多了,谁也别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出去。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