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24日上午8点,新四军军部在安徽肥东县青龙场枪毙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司

墨色流年绘梦 2025-07-15 21:29:06

1939年6月24日上午8点,新四军军部在安徽肥东县青龙场枪毙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得知高敬亭被枪毙后,当即发电质问新四军军长叶挺,党中央已经通知让把高敬亭送到延安进行教育整顿,为何还要将其枪毙。 1939年6月24日上午8点,安徽肥东青龙场枪声一响,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倒在刑场。远在延安的毛泽东震怒发电:中央明令送他来教育整顿,为何还是下了杀手?电报抵达时,人已命丧两小时。 高敬亭,1907年生于河南新县一个贫农家庭,原名高志员。家里穷得叮当响,10岁没了妈,靠爹咬牙供他读了六年私塾,16岁就辍学扛活。1928年,家乡燃起革命火苗,他却亲眼看着反动民团杀了爹和媳妇,连襁褓里的儿子都找不回来。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他改名“敬亭”,投身红军,第二年入了党。从此,这条命就交给了革命。 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他主动留下打游击。那时候兵少得可怜,连两千人都凑不齐,可他硬是凭着一股狠劲,三年内重建红二十八军。带着这点人马,他牵制国民党几十个团,干掉五千多敌人,部队还扩到三千人。 1937年国共合作,他跟老对手卫立煌谈判,把红军改编成“鄂豫皖抗日工农联军”。1938年,这支队伍整编成新四军第四支队,他当司令员。首战棋盘岭,他带队伏击日军,自己伤亡才各一人,就干掉70多敌人,炸了50辆军车。一年半里,四支队打了90多仗,毙敌2300多,根据地从6个县扩到24个县,队伍也涨到近万人。 高敬亭打仗是把好手,可也因为长期脱离中央,作风有点独。他认定大别山是命根子,军部让他东进,他就是不听,还公开顶撞军长叶挺。对中央派来的干部,他也看不顺眼,私下警告手下“小心夺权”。这脾气,注定要惹祸。 1939年5月,麻烦来了。七团团长杨克志和副团长曹玉福干了件大事——侵吞金银,投了桂系。这俩人是他一手提起来的,结果却捅了大娄子。新四军政治委员项英抓住机会,6月20日,项英发了俩电报,一个给延安,一个给国民党,提议枪毙高敬亭。蒋介石那边24小时内回电“照准”,痛快得像早就等着这一天。延安的回复却慢了半拍,说要“过渡处理”,调高敬亭去学习,再派人整顿四支队。可惜,电报到的时候,青龙场已经静悄悄了——高敬亭被枪毙两小时了。 叶挺事后叹气,说要是中央指示早到半天,兴许人还能保住。可历史没如果。项英这边动作快得像算准了时间,国民党那边批得也太顺,延安的电报却偏偏晚了。这时间差,活活要了高敬亭的命。 高敬亭一死,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坐不住了。他当即发电给叶挺,话里带着火:中央明明说了送高敬亭来延安教育整顿,你们为啥还要枪毙他?这电报不光是问责,还透着不解和遗憾。毕竟,高敬亭是打过硬仗、立过大功的人,中央的意思是挽救为主,不是一杀了之。 高敬亭死后,家里人也没好日子过。妻女受牵连,日子苦得没法说。直到1975年,他女儿高凤英豁出去了,给毛泽东写了封信。毛主席看了,批了句“处理不当”。这四个字,算是开了平反的口子。1977年4月27日,总政治部正式给高敬亭平反,1983年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遗骨也迁到合肥烈士陵园。 平反不光是还他清白,也是给后人个交代。他不是叛徒,也不是罪人,是个打仗拼命、脾气倔强的革命者。他的军礼——那股不屈劲儿——才让这事传下来,震撼到现在。

0 阅读:0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

墨色流年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