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好意思说的,俄官媒替我们说了:在中国面前,欧盟就是条狗 一个让人意外的数字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16 04:16:44

我们不好意思说的,俄官媒替我们说了:在中国面前,欧盟就是条狗 一个让人意外的数字刚刚出炉:2024年中欧贸易额突破7858亿美元,这相当于什么概念?比整个韩国的GDP还要高。 关键的是中国已经连续18年坐稳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而且这个地位看起来越来越难以撼动,但数字背后的故事远比表面复杂。 就在几个月前一位德国企业家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试图把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结果发现成本直接飙升了35%,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欧洲正在面临的现实困境。 疫情期间发生的一幕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竟然直接包了汉莎航空的专机,从中国运送口罩和防护设备。当时欧洲76%的医疗防护用品都来自中国,这个比例让欧洲政策制定者开始重新审视供应链安全问题。 欧盟内部的分歧比外界想象的更严重,在讨论对华政策时,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有38%的投票是反对强硬路线的,而波兰、立陶宛这些东欧国家支持对华强硬的比例高达72%,这种分裂在华为5G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的一句话说得很直白:“如果真的脱离中国市场,德国汽车业至少要丢掉50万个工作岗位。”说归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在2024年第一季度还是逆势增长了12%,用脚投票的答案很明确。 今年6月的一场贸易摩擦把这种矛盾推向了高潮,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21%关税后,中国立刻对欧盟猪肉启动反倾销调查。 西班牙农民急了,因为中国是他们火腿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短短几周内,欧盟贸易委员就软化了态度,表示“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2024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1300亿美元,增长28%,而欧盟对俄贸易额暴跌到不足200亿欧元。这个对比让欧盟的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也让欧洲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战略选择。 非洲正在成为中欧竞争的新战场,中国企业在非洲基建项目中的中标率从2020年的42%升至2024年的58%,而欧盟企业份额从31%跌到22%。 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42%,欧盟只有15%,一位欧盟环境官员私下承认:“在绿色转型的速度上,我们确实被中国超越了。”这不仅影响气候目标,更关系到未来产业主导权。 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在今年的企业家峰会上说得很明白:“近8000亿美元的贸易体量,不是谁想切断就能切断的。商业逻辑应该超越地缘政治。”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企业家的心声。 华为问题至今还在影响着中欧关系的走向,尽管默克尔政府曾试图保持技术中立,但最终还是在美国压力下将华为排除在德国5G核心网络之外。这个决定的代价现在看来相当高昂,德国在5G部署速度上明显落后于原计划。 最有意思的是中欧投资协定的命运,这个协定自2021年起就被“冻结”,但欧盟贸易委员最近透露,技术层面的磋商其实从未中断,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正好反映了当前中欧关系的微妙之处。 光伏产业的数据最能体现这种复杂关系,欧盟80%的光伏组件来自中国,这让欧洲在追求碳中和目标时面临两难:既要实现绿色转型,又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结果就是一边加征关税,一边继续大量进口。 欧洲企业的真实想法可能比政府表态更直接,即使在各种不确定性下,德国企业对华投资依然保持增长,这说明市场的力量往往比政治表态更有说服力。 中欧关系正在经历一个转折点,双方都意识到完全脱钩不现实,但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在分歧中寻求共识,这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课题,7858亿美元的贸易额只是开始,真正的故事还在后面。 信源: 欧盟委员会官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欧盟委员会官网

0 阅读:1508

评论列表

嗨奔奔

嗨奔奔

2
2025-07-16 11:44

中欧贸易量确实很大,这是事实,但是贸易本质是互惠互利,俄媒如果就此把欧盟形容成什么这就有点别有用心了,俄做好自己就行了

子丑寅卯

子丑寅卯

2025-07-16 11:30

如果欧盟不是包藏祸心,只是安心和中国做生意,有什么安全问题?是中国产品质量有问题还是价格有问题?啥也不是,有问题的是以冯德莱恩这个妓女为首的欧盟领导层,她们自己的家人已经是美国人,自己有把柄在美国手里,做决策只能跟在美国后面当哈巴狗,哪里会真正考虑欧洲人民利益?

猜你喜欢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