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到2024,国安能在工体打申花连赢十几场,固然跟过去十几年的大部分时间,国安实力要强于申花有很大的关系。
但也有几次例外,比如说16年,以及23和24年,申花的实力要强于国安,但在工体还是一样输。哪怕是前国安主帅曼萨诺带着申花去工体,面对一群他非常熟悉的弟子,也无法阻止申花在工体输球。。。
你说实力落于下风客场输也就输了,但有时候明明是实力占优为何也是去工体一输再输呢?
工体魔鬼主场所给国安的球员带来能量加成,以及给客队施加的压力所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无法被忽视——心态!
我第一次在现场看京沪大战是2010年9月那场球。
那一年比赛前一天申花到工体踩完场,从老工体15看台旁边那个侧门出来的时候,王大雷和戴琳被围堵的国安球迷骂的狗血淋头。当时有个女球迷想要上去找戴琳合影,戴琳扭扭捏捏的来了一句“哎呦,你不要闹了”!
那天老布看到国安球迷则是笑脸相迎,满足国安球迷的签名合影。作为一个老江湖,他显然听到了国安球迷用国骂招呼手下的球员,他看到戴琳的神情,显然知道自己的球员心态有起伏了,他很显然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告诉球员,这不算什么!
老布一个老江湖,对这一切可以风轻云淡;但那一年经历大换血,老布自己提拔的很多年轻人,当时可做不到云淡风轻。
其实那场比赛,在国安先进一球的情况下,申花在下半场一上来冯仁亮扳平比分后没几分钟,冯仁亮单刀,徐云龙只能在身后战术犯规被罚下去了,那场球的天枰按理说已经向申花倾斜了!
可结果呢?最后是国安4比1,为何多打一人的申花反倒后续被国安打了3个呢?
那场11打10之后,国安主动回收,开始打起了申花的反击,原本打反击的申花则选择了主动出击之后,乔尔.格里菲斯和小马丁的速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那场比赛在11打10之后,申花球员的心态明显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想法开始多了。
而只要球员在场上想法一多,那往往就要坏事。
那场比赛国安的第三个丢球,吴曦送上了他整个职业生涯最严重的一次失误。而戴琳那场比赛在场上已经炸了,要不是郭宝龙手下留情,他早就该下去了。而那场比赛徐亮和杜文辉的两个职业任意球破门,也都是源自于申花球员心态急躁下鲁莽犯规,送上的前场绝佳位置的定位球。
而2011年申花客场打国安赛前一天踩场,那天骂王大雷的少了,全去招呼戴琳了。等到比赛之后,也是招呼戴琳的人最多。而那场比赛,申花在战术层面完全被国安克制了,踢的憋屈又被一直被骂的戴琳,直接在场上用自爆的方式,选择跟王晓龙极限一换一。。。
再后来申花去工体踩场,大巴就从15看台旁边那个侧门开进去了,不会跟主队球迷有直接接触了(至少有那么几年是这样,新工体我没去过,不了解情况)。
而后续王大雷戴琳山东去山东之后,申花球员在工体遭遇的骂声跟那两位在申花的时候,已经减轻了不少。
但伴随着年年到工体都输球,以至于每当申花的球员再次来到工体,有的时候还没踢呢,就觉得这比赛肯定没戏;有的时候明明是申花实力占优,但有些球员在赛前就已经给自己找好了,诸如裁判到工体肯定会帮国安等借口,还没上去就打起了退堂鼓。
当比赛都还没踢,球员自己就觉得这比赛没戏,就主观的觉得裁判会帮对手,那你觉得球员能踢好比赛么?
而这场比赛,是净胜球只差两个的,联赛第一与第二之间的较量,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安的目标就是赢球,申花的目标理应是不能输!因为一旦输了,实际上就相当于差了3.5分,有可能球队内部自己就乱了。
而对于一个每到工体,球员的心态就容易出现剧烈波动,连着十几年在工体输球的球队来说,想要从工体全身而退,当然要拼,但更得看申花的球员自己能不能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场比赛了,这件事得需要从斯卢茨基做起!
今年很多比赛,斯卢茨基在场边来回踱步,不停抓头发显然很急躁;去工体,斯卢茨基自己就必须要先稳住才行。如果主教练都在场边显得很急躁,那球员也很难不受影响。
扬帆起航
这个傻儿子自媒体,也是个专业抹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