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用掉7亿多吨石油,5亿多吨得靠进口,这比例高得吓人——相当于每天要往国内

语蓉聊武器 2025-07-17 10:50:47

中国一年用掉7亿多吨石油,5亿多吨得靠进口,这比例高得吓人——相当于每天要往国内运1000多万桶油,连中东产油国看了都得说一句“这依赖症够狠”!但奇怪的是,咱们自家油田明明有38亿吨探明储量,咋不“火力全开”多挖点,非要花万亿真金白银从国外买呢? 中国每年要消耗 7 亿多吨石油,其中 5 亿多吨得从国外运进来。 这意味着,每天得有 1000 多万桶石油跨越海洋、翻过山岭送到国内,这样的规模,连中东那些靠石油发家的国家看了,都得说一句,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确实不一般。 让人琢磨的是,咱们自己地下已经探明有 38 亿吨石油储量,为啥不甩开膀子挖,非要花上万亿去国外买呢? 先看看自家油田能挖出多少油。 东北的大庆油田,挖了快 70 年,早就过了喷油的黄金时代,现在油井里十成有九成五是水,剩下那点油藏在岩石缝里,得用高压注水把油 “挤” 出来,一天也就能采出以前零头的量。 胜利油田在山东,储量看着不少,但油藏像打碎的玻璃,一小块一小块散在地下,打一口井最多能采到周围几十米的油,想多采点就得密密麻麻打井,成本高得吓人。 新疆的塔里木油田更麻烦,藏在沙漠底下几千米深的地方,夏天地表温度能到 50 度,冬天能到零下 30 度,工人在那儿干活得裹着棉袄吹风扇,光是给设备保温就得花不少钱。 南海底下的油气倒是多,可大多在千米深的海底,那里的海水压力能把钢铁压变形,咱们现在的钻井平台最多能扛住 1500 米深的水压,再深点就只能看着油藏叹气。 自己挖油的成本也让人犯愁。 国内挖一桶油,从打井到把油运出来,平均得花 50 到 60 美元。 沙特那边就不一样了,油藏浅得像搁在抽屉里,井架一立,油自己就往上冒,挖一桶的成本连 10 美元都不到。 这就意味着,要是国际油价跌到 40 美元一桶,咱们自己挖一桶就亏 20 美元,一个油田一天挖 10 万桶,就得亏 200 万美元,谁也经不起这么赔。 从国外买油反而更划算。 现在中国从 50 多个国家买油,沙特、俄罗斯、伊拉克是主要卖家,还跟伊朗、委内瑞拉签了长期合同,保证油能持续运过来。 2020 年春天,国际油价跌到 30 美元以下,中国趁机买了 2 亿吨存进油罐,这些油要是自己挖,得多花 600 亿美元,够建好几个大型光伏电站了。 而且买油的渠道多,东边的船晚点到,西边的管道还能送,就算哪个国家突然断供,其他地方也能补上,家里的汽车、工厂照样能转。 这两年跟沙特做买卖,开始用人民币结账,不用再换成美元,省了不少汇率手续费,相当于买油又便宜了一点。 南海的油气藏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最少有 23 亿吨,多的话能到 55 亿吨,但现在动不了。 一方面是技术跟不上,美国的钻井平台能在 3000 米深的海底作业,咱们的设备下去就像纸糊的,管线容易被海水压裂。 另一方面,周边几个国家总盯着那块地方,前几年菲律宾的船在那儿转圈,就是想抢油气,现在要是硬挖,说不定会引发冲突,还不如先放着。 其实很多国家都这么干。 日本几乎没有石油,99% 靠进口,他们从 20 多个国家买油,谁家便宜就多买谁家的,同时在海边建了好多风电塔,现在风电占比超过 20%,就算石油涨价也不怕。 中国现在的路数跟日本有点像,一边买着便宜的进口油,一边把钱砸在新能源上。 路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去年卖了 600 多万辆,相当于少烧了几千万吨汽油。 甘肃的沙漠里,光伏板铺得像蓝色的海,发的电通过特高压送到上海,够几百万户人家用一年。 秦山核电站新机组一年发的电,能顶得上 3000 万吨石油,还没污染。 塔里木油田去年发现的十亿吨级油田,用了新的压裂技术,把岩石压出密密麻麻的缝,让油流得快点,现在成本比以前降了 10%。 短期来看,进口石油还是最实在的,价格低的时候多囤点,国家建的储备库能存几亿吨,够全国用小半年。 中期呢,国内油田慢慢采,用新技术降成本,比如把井打成水平的,在地下像蛇一样拐弯,这样能碰到更多油藏,少打好多井。 长远来说,还得靠新能源,等以后开车用电、取暖用光伏,石油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到时候谁还管进口多少。 这事儿急不得,德国搞风电搞了 30 年,现在才占到发电的 30%,中国这么大的体量,没个二三十年肯定不行。 现在这样挺好,用买进口油省下的钱搞研发,等电动车跑遍全国,风电光伏铺满戈壁,石油的事儿自然就解决了。 南海的油先放着,等咱们的设备能扛住深海压力,周边也没人捣乱了再挖,反正油在地下跑不了。 国内的老油田能采多少采多少,不做赔本买卖,把钱花在新能源上,这才是长久之计、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