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4年的一天,吴王夫差一气之下将西施打进了一锅热菜汤里,西施抱着脸尖叫着打滚。 公元前484年春日,吴王宫中酒香四溢,夫差与西施对饮,突然一只青铜酒器飞出,西施闪避不及跌入热汤,惨叫声划破宫廷宁静。 事件源于两位重臣的明争暗斗,伯嚭原本受伍子胥举荐入朝为官,却因贪恋权势开始算计恩人,当时吴国国力强盛,夫差雄心勃勃要称霸中原,但在战略方向上与伍子胥产生分歧。 伍子胥力主先灭楚国,认为楚国是吴国腹心大患,而夫差却执意攻打齐国,渴望在中原诸侯面前展示威势。 政见不合让伍子胥心生忧虑,担心夫差好大喜功会葬送吴国根基,为保全血脉,他悄悄将独子送往齐国避祸,这个谨慎之举被伯嚭察觉,立即向夫差告发,声称伍子胥私通齐国,图谋不轨。 夫差听闻大怒质问伍子胥为何将儿子送往敌国,伍子胥据实以告,解释自己只是为子嗣安全考虑,并无异心,然而伯嚭在旁煽风点火,反复强调此举就是通敌叛国的铁证。君臣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痕。 就在这紧张时刻,西施无意中说了句“大王攻齐确实英明”,本想缓解气氛,却被暴怒的夫差误解为讽刺,他抓起酒案上的青铜器砸向桌面,反弹的器具击中西施,美人失足跌入滚烫的汤羹中。 宫女们慌忙救起西施,她面部被烫伤,痛苦呻吟,夫差怒火中烧,立即下令拿下伍子胥,侍卫蜂拥而上将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按倒,盛怒的夫差甚至命人将伍子胥的头也按进热汤羞辱。 伍子胥明白此次在劫难逃,临死前发出惊人预言:要将自己的眼珠挖出悬于城门,亲眼看着越国军队踏破吴都,说完他夺过侍卫佩剑自刎,一代名臣血溅宫廷。 伍子胥死后与他交情深厚的兵法大师孙武心灰意冷,主动辞官隐居,吴国一夜之间失去两位顶梁柱,军政实力大打折扣。而夫差却浑然不觉,依然沉醉在霸主美梦中。 此后几年夫差频繁出征炫耀武力,在黄池会盟时更是大摆排场,越王勾践趁吴军主力在外,悄然袭击吴国腹地。当夫差匆忙回师时,吴国已是满目疮痍,面对越军步步紧逼,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主最终在姑苏台上自刎而死。 至于西施的最终命运,史书记载模糊不清,有传说称她与范蠡泛舟太湖,过上隐居生活;也有记载说她被愤怒的吴国遗民投江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她因内疚自尽于宫中,这位传奇女子的结局就像她跌入汤中那戏剧性的瞬间,永远笼罩在历史迷雾中。 真正毁掉吴国的是君臣失和、内耗不断,夫差刚愎自用,听信谗言杀害忠臣;伯嚭卖国求荣,最终也没有好下场,一个强盛的国家因为内部倾轧而自毁根基,令人扼腕叹息。
有人问,为什么马超去蜀国后会郁郁而终?就这么跟你说吧,马超临死前给刘备留
【78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