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国谈崩了,特朗普拒绝出兵乌克兰,俄罗斯公布四项停战条件 乌克兰问题已经很久没人能掌控节奏了。连美国都撑不起剧本,欧盟开会谈制裁居然吵成一锅粥,也不算意外。 7月15日,欧盟27国闭门会议,按计划是敲定对俄新一轮制裁清单,但临到最后,连一个草案都没通过。会后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直接点明:与会各国在“是否继续对俄施压”这一点上出现根本分歧。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意见不合,但这次扯破脸的程度,比之前任何一轮都激烈。西欧主张继续顶下去,东欧部分国家则明确反对再烧钱、再加压,认为这场战争已经偏离原先定位,继续投入只是在拖时间、补窟窿。 内部龃龉放在平时也就算了,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俄罗斯那边突然亮出一份“停火条件”。 四条:乌克兰中立、北约止步、保障俄语区权益、承认当前俄控区归属。这种清单,换做一年半前西方可能连看都不看,现在却没人敢当场撕了。 因为节奏已经明显变了。 特朗普不给台阶,直接宣布“不出兵” 拜登政府时代,乌克兰是民主话语体系里的“标志性工程”。现在特朗普回来了,换了个方向开车。 这几周,美国重新批准对乌军援,包括“爱国者”在内的部分装备持续运送。但特朗普同时公开拒绝出兵乌克兰,理由也不复杂:不想让美国直接陷进去。 简单翻译就是——可以给枪、但不会给人。帮你打是政治姿态,替你打就要我命了。 特朗普很清楚,国内反战声音越来越响,连中间派选民都开始怀疑乌克兰这张牌是不是值得继续打。前期用“民主vs独裁”包装的叙事,撑到现在,效果已经递减。 华盛顿知道这场仗赢不了,拖得越久,账越难算。干脆做个姿态,“我援助了,但你打不好不是我的错”。 于是美方维持军援,但拒绝卷入。这让乌克兰彻底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想继续靠西方推进战线,却发现没有一个盟友愿意接过最沉那一口锅。 俄罗斯为什么现在抛条件?因为可以等 俄罗斯现在不急。 战场上节奏控制在手,前线推进缓慢但稳定,东部战线没有重大回撤风险;内部局势稳住,军工产能恢复到高强度状态;西方国内动摇加剧,没有哪个方向能突然“翻盘”。 在这种局面下,俄方选择抛条件,不是为了促成协议,而是为了设定框架。 这四条,列出来只是给各方一个参考线。如果你们谈,可以从这开始;不谈,那俄军继续打。打到哪算哪。 这不是妥协,也不是退让,是一种姿态——我已经把边界画出来了,怎么走,看你们了。 反而是西方现在进退失据。欧盟吵成一团,美方不敢深入,乌克兰咬牙顶着,没人能真正表态下一步怎么走。俄罗斯就是在等局势自己往它希望的方向沉。 泽连斯基没有选择 乌克兰政府现在的定位已经脱离自主。泽连斯基没法直接答应俄罗斯的条件,也没法独立启动谈判流程。所有动作都要看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脸色。 更尴尬的是,这一届乌政府在战争叙事上绑得太死。三年喊着“反攻”“收复失地”,现在突然转谈 和,就算国内能压住政治反对,军方也未必买账。 在没办法赢的战场上继续打,在没人表态接盘的局势中拖,就是泽连斯基现在的处境。 战争继续,他抗不住;谈判启动,他也做不了主。 欧盟解体式疲态出现,美方只维持最低承诺 欧盟内部有几个国家已经开始表达不耐烦。 波兰去年还是最激进的挺乌派,现在已经开始限制难民流入;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直接表态不再追加对乌援助;意大利经济状况恶化,也在找台阶退出这场旷日持久的支出。 法国换政府,马克龙孤立无援;德国财长内部讲话外泄,称“无底线支持乌克兰正在影响本国财政信用”。如果这种氛围持续,不排除某个国家率先“跳车”。 至于美方,特朗普摆出的姿态很清楚:不解决,也不反对别人解决。欧盟要自己转弯,他不会阻拦,只要不是逼他出兵、掏钱、担责,剩下的都好说。 剩下的是时间问题,不是意志问题 这场仗没有什么“正义”可以再消费。三年过去,各国已经看得够清楚了:战场在乌克兰,账单在欧洲,结局在美国。 俄罗斯现在拿着战术稳定和地缘回旋,等西方内部出裂缝;美国拿着“拒绝出兵”的姿态,等别人把话说出来;乌克兰在中间夹着,既不能赢,也不能停。 现在没什么戏剧性爆发,但每一步都在消耗选项。剩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停,而是谁先说出“停”这个字。 俄罗斯已经把条件贴在墙上,下一步,看谁先盯着那张纸出声。 参考资料: 《欧盟27国对对俄新制裁出现严重分歧》路透社 《特朗普确认不出兵乌克兰,军事援助维持但设限》彭博社
27国还是谈崩了,眼见普京不买账,特朗普改口,泽连斯基高兴得太早了。欧盟第18
【1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76
泽连斯基当初想美国会出更多的兵,现在才知道美国不会大规模出兵,美国不大规模出兵,乌克兰必输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