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师一夜之间撤干净,700人阵亡,以军空投,叙利亚被朱拉尼分裂 朱拉尼的“新国防军”刚吹完要在苏韦达“扫平反叛势力”,话音未落,自己倒先崩盘。德鲁兹民兵一波反扑,再加上以色列空军连轴轰炸,结果是:8个旅、超过10万人马,48小时内一溃千里。苏韦达市中心的坦克、装甲车、军火库全数遗弃,现场宛如战后废墟。 没人等着他们“有组织撤退”。这是纯粹的逃。连“撤”这个字都高估他们了。 事后德鲁兹社区曝光:朱拉尼部队撤前不是组织后防,而是系统性洗劫。他们不是军人,是土匪——掠夺民宅、焚毁医院、连水井都毒了。这支号称“要统一叙利亚”的队伍,面对一次地方反扑,战场纪律崩坏到这种程度,根本撑不起任何政权构想。 苏韦达不是别人,是德鲁兹。这个族群没多少人,历史也不长,但从阿萨德时代到“伊斯兰国”横行,始终扮演着“局外中立者”的角色。换句话说:谁也别想在这儿撒野。朱拉尼一脚踹过去,刚好把所有积怨都踹爆了。 以色列出手正是抓住了这个点。战争打到这个阶段,谁在场、谁放水、谁在边线递刀,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德鲁兹人从未正式表态反对大马士革或支持以色列,但他们现在开枪了。而一旦拿了以色列的枪、接了美军的补给,再想回头,就晚了。 这是叙利亚版图重新划线的开始。 以色列对这场“划线”有明确目标:在叙南扶持一个“可控而独立”的德鲁兹自治区,像当年黎巴嫩的“南黎军”一样。人数不多,野心有限,不会构成正面对抗,却能作为地缘钉子,卡住伊朗南下的路、封住真主党的通道。 而德鲁兹人也清楚:留在朱拉尼的政权下,只是下一轮清洗的候选名单;投向阿萨德,也不过是成为棋盘上随时可以被牺牲的一枚边角子;但若能在这轮剧变中自立门户,即便不被承认,至少还能活下去。 最荒唐的,是朱拉尼到现在还在鼓吹“战略转移”“战术收缩”。但谁都看得出来,他手上能打的主力几乎全在苏韦达折了,连炮兵连和防空车都扔在战场,怎么“转移”?用嘴? 更关键的是,朱拉尼丢的不是一个省,是自己最后一块靠“非伊斯兰极端化”人设建立起来的“民间支持基础”。以往还有人替他说话——什么“温和反对派”“民主转型先锋”之类的包装术语。现在他派的军队在医院放火、在市场抢劫,这套人设已经彻底破产了。 北边的库尔德,早就靠着美军的保护伞稳住地盘;西边的阿拉维派控制海岸、紧贴俄军基地;中部是伊朗人和ISIS残党在博命;现在连南边的德鲁兹也要玩“地方政权”——朱拉尼还能剩下什么? 真正的问题在后面:这块地谁来接盘? 美国会装作没看见,但情报和军援会陆续送到。以色列表面上说“尊重叙利亚主权”,但每天夜里雷达上都能看到他们的无人机绕着边境转。土耳其会继续把注意力放在东北方向,拖库尔德下水。而伊朗和真主党,注定要分兵顾此失彼。 俄罗斯?已经不演了。从上月开始,俄空军基本停止了在叙南空域的巡航。这不是战术调整,这是表态。普京很清楚,守不住的地盘不如干脆放手。 叙利亚从来就不是个国家。过去十年,它不过是伊朗、俄罗斯、美国、土耳其、以色列各方博弈的投影布。朱拉尼当年靠着宗教外衣与恐怖组织出身混到今天,早已没有整合国家的能力;现在连一省都守不住,就更别提统一什么政权了。 叙利亚的未来,已经写在这场南部战役的结局里: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堆彼此警惕、互不承认的小势力拼图。 这不是结局,是开始。南部崩一块,接下来就看东北、西北、中部哪块先出问题。到时候,大家比的就不是谁“代表叙利亚”,而是谁“先被撕碎”。 参考资料: 《叙利亚苏韦达战败后,以色列是否扶持德鲁兹建政?》以色列时报
8个师一夜之间撤干净,700人阵亡,以军空投,叙利亚被朱拉尼分裂 朱拉尼的“新国
国际瞭望站
2025-07-19 00:08:36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