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悍匪杜立三的留影,一身皮衣,头戴貂帽,最终被张作霖诱杀 杜立三的狠,是打小喂

史海沉钩 2025-07-19 00:37:16

辽西悍匪杜立三的留影,一身皮衣,头戴貂帽,最终被张作霖诱杀 杜立三的狠,是打小喂出来的。他爹杜宝增原本是辽西一带的小匪,专靠绑票勒索过活,1896年被同伙出卖,遭官府砍了头。那会儿杜立三才16岁,揣着一把生锈的匕首,在刑场边瞅了三天,认准了那个告密的同伙。 夜里他摸进对方家,趁人熟睡,一刀结果了仇人,连带着仇人的妻儿也没放过。邻居听见动静想喊人,他拎着滴血的匕首堵在门口:“谁敢出声,这就是下场!”说完扬长而去,没留下半点脚印。 这一手“狠绝”,让他在辽西绿林里一战成名。但他没像其他匪帮那样散兵游勇似的抢,反而搞起了“规矩”。他在辽中到营口的官道上设卡,专劫过往的富商和官银,对穷苦百姓却放一马。 有次手下抢了个挑货郎的担子,他知道后,当场打断那手下的腿,把货郎的东西原封不动送回去,还塞了两块银元:“路是你们走的,我杜立三饭吃独的,不抢穷汉。” 可对官府和不服他的势力,他狠得没边。1900年,奉天官府派了一个营的兵来剿他,他带着百十来号人,在辽河岸边的芦苇荡里设了埋伏。 清兵刚坐船渡河,他就让人凿穿了船底,淹死了大半;剩下的登了岸,又被芦苇丛里的冷枪放倒一片。最后清军管带被他活捉,他让人把管带绑在树上,亲自用马鞭子抽了三小时,直到对方断气,还撂话:“谁再敢来辽西撒野,这就是榜样!” 就靠这股子狠劲和“劫富不劫贫”的幌子,杜立三的势力疯长。他在辽中三界沟修了炮台,墙高两丈,四周挖了护城河,手下有三百多号人,个个配着快枪,连沙俄兵过境都得给他交“买路钱”。 他本人枪法极准,能在马上打落空中的飞鸟,有次俄国军官不信,当场放了只鸽子,他抬手一枪,鸽子应声落地,枪眼正好穿在嗉囊上。 可他再横,也架不住世道变了。1907年,徐世昌调任东三省总督,下决心清剿辽西匪患,这差事落到了刚招安不久的张作霖头上。 张作霖和杜立三早就结过梁子——当年张作霖还在当“保险队”(地方武装)时,杜立三抢过他的粮车,两人交过火,张作霖吃了亏。 张作霖知道硬打不行,杜立三的炮台太结实,手下枪法又准。他想了个主意,让人给杜立三捎信:“朝廷要招安你,给你个管带当当,比当匪强多了。 我在新民府摆酒,咱哥俩好好聊聊。”杜立三的手下劝他:“张作霖那小子阴得很,别信他。”可杜立三自恃势力大,觉得张作霖不敢动他,再说能混个官身,也能堵住旁人的嘴,就带了十个亲信去了新民府。 他哪知道,张作霖早就在府衙周围布好了刀斧手。酒过三巡,张作霖举杯:“三弟,今后咱都是朝廷的人了,该弃了那些匪气。”杜立三刚要接话,张作霖使了个眼色,埋伏的人突然冲出来。 杜立三反应快,拔枪就射,打死了两个刀斧手,可架不住人多,最终被按在地上。他瞪着张作霖骂:“姓张的,你不讲信义!”张作霖冷笑:“对付你这种悍匪,讲信义是要掉脑袋的。” 其实杜立三能在辽西横行十多年,不光是他狠,更因为那会儿官府腐败,兵匪一家。他爹被官府杀,他报仇成了匪 官府剿匪不力,反而让他坐大;直到张作霖这种“以匪治匪”的人出现,才了结了他。你说,这到底是杜立三太横,还是世道给了他横的土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8
史海沉钩

史海沉钩

专注文献考据与历史真相,还原被遗忘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