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8日凌晨,上海下着雨,还有点冷,当上海市民们打开窗户时,瞬间就惊呆了,为何地上躺着这么多人? 这些是刚刚进入上海的解放军战士,从5月27日晚上开始,这支军队就这样露宿在街头,没有一个人走进任何一间房屋。 当时的上海刚刚经历战火,不少建筑受损,但仍有大量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然而三天三夜过去了,这支近十万人的军队始终坚持睡在马路上。 一位住在南京路附近的王大妈后来回忆,她看到战士们在雨中发抖,忍不住端了热水出来,但被战士礼貌拒绝了,类似的情况在全城各处都有发生。 这种做法源自部队的严格纪律。在进入上海之前,这支军队在江苏丹阳进行了专门的城市纪律训练,指挥官陈毅制定了严格的“三不进”规定:不进民宅、不进商店、不进机关。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战士们也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外滩的汇丰银行门口,战士们宁愿挤在狭窄的门廊下,也不碰银行大门,炊事班做饭时担心烟熏黑墙壁,特意在露天搭灶。 有一个排长在雨中发起了高烧,战友们用雨衣为他搭了个临时帐篷,但依然不肯抬他进入附近的诊所。 上海市民很快就被这支军队的行为感动了,纺织厂的女工们连夜赶制干净的鞋垫,药店老板主动捐出库存的感冒药,一些舞厅和娱乐场所也主动停业,腾出地方给部队使用。 最有趣的是这种军民互动很快形成了一种默契,战士们坚持不进房屋,但市民们可以给他们送热水、送食物,这种场面在上海的各个街区都能看到。 三天后,当部队的后勤保障跟上,战士们才开始入住指定的营房,但这三天的露宿街头,已经让上海人对这支军队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个故事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上海,美国一个杂志当时派驻上海的记者约翰·罗宾逊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后来成为展现中国军队纪律的重要历史文献。 当时的上海《申报》也详细报道了这个事件,标题是“解放军露宿街头三昼夜”。报道中提到,很多市民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军队。 这个事件的细节至今仍能在上海的老住户那里听到,住在愚园路的张老先生说,他当时只有十岁,但清楚记得战士们在雨中的样子,这个记忆影响了他对军队的看法。 七十多年后,当年战士们露宿的江西中路已经成为上海的金融中心,高楼林立,但在路口仍然立着一块纪念牌,记录着这段历史。 很多历史学者认为,正是这种严格的纪律约束,让这支军队在进入城市的第一天就赢得了市民的信任。 让十万大军露宿街头确实存在很大风险,但从政治角度看,这个决定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向上海市民展示了一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军队。
1949年5月28日凌晨,上海下着雨,还有点冷,当上海市民们打开窗户时,瞬间就惊
粗茶淡饭乐悠悠
2025-07-19 01:17:32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