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眼色,李在明或拒绝中方“阅兵”邀约,还给了个让人无语的理由 2025年7

诸葛利剑 2025-07-20 15:14:49

看美国眼色,李在明或拒绝中方“阅兵”邀约,还给了个让人无语的理由 2025年7月,中国发出邀请,请李在明参加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这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中韩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历史的一场缅怀,也是两国关系升温的绝佳机会。 韩国作为二战受害国,理应和中国的历史情感有共鸣。可李在明这边,接到邀请后却像热锅上的蚂蚁,迟迟不吭声。 青瓦台的记者会上,他只扔了句“尽快改善韩中关系”,没说去不去,弄得媒体和老百姓都一头雾水。这模棱两可的态度,立马在韩国掀起轩然大波。 没过几天,韩国政府放出风声,李在明大概率不去,理由还挺离谱:2017年文在寅访华后,中方领导人没回访韩国,所以按“外交对等”原则,中方得先来韩国,他才能去北京。 这话一出,网上炸了锅。网友们吐槽:“这啥破理由?韩国还真把自己当大国了?”可真相哪有这么简单。 有媒体人爆料,李在明私下说了实话:朴槿惠当年去北京参加阅兵,事后被批太亲华,这次如果特朗普不去,他也不敢去。这话点破了核心:韩国还是得看美国眼色。 为啥李在明这么纠结?韩国夹在中美之间,日子不好过。对美国,韩美同盟是命根子,军事、经济全靠美国撑腰。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和军费分担压力让韩国喘不过气。李在明要是先跑去北京,华盛顿那边指定不高兴,贸易谈判和军事合作都可能吃瘪。 对中国,韩国又不想把关系搞僵,毕竟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2.33万亿元人民币,三星、现代在中国的投资不是小数目。 去阅兵,能给中韩关系加分,但不去,也不会立刻翻脸。李在明在这两头掂量,选了条最稳的路:先看美国脸色。 这事儿的根儿,还得从韩国的外交传统说起。韩美同盟从1953年《韩美共同防御条约》签了以后,就是韩国的命脉。 美国在韩驻军2.85万人,萨德系统部署在星州,韩国每年还得掏几十亿美元的军费。2025年,特朗普重提“美国优先”,要求韩国多掏钱,韩美关系变得更敏感。 李在明上台后,多次强调“血盟”关系,6月还跟美国商工会议所承诺,韩国会把经济合作绑得更紧。这种背景下,他哪敢轻易去北京?万一美国不高兴,韩国的芯片出口和汽车市场都得遭殃。 再说中韩关系,2017年文在寅访华后,两国关系缓和不少,但萨德问题留下的疙瘩还没完全解开。 2025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升,韩国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可政治上,韩国始终有点儿放不开。 中国这次邀请,摆明了是给韩国一个站台的机会,纪念共同历史,还能顺便谈谈经贸合作。可李在明的“对等”理由,表面看是外交礼仪,实际上是拖延战术。他知道,去了北京,国内保守派会骂他“亲华”,美国那边也会给他脸色看。 韩国国内对这事的反应也挺分裂。支持李在明的人觉得他务实,保住韩美同盟是正道,毕竟美国是韩国安全和经济的靠山。 反对派则不乐意,说他没胆量,错过了跟中国拉近距离的机会。社交媒体上,韩国网友吵翻了天,有人发帖挖苦:“韩国这是在cosplay大国,笑死人了。”还 有人担心,拒绝邀请会让中国对韩企下手,影响出口。首尔的智库学者分析,李在明的选择是典型的中小国家策略:宁可少赚点,也不敢得罪老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