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打到最后,国军感觉到战败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离谱和天真的方案,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 1949年初,解放战争打到白热化,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打得满地找牙,丢了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也保不住。 蒋介石眼看局势崩盘,1月21日宣布“引退”,把总统位子甩给李宗仁,自己躲到幕后遥控。他一边把中央银行的5亿美元资产运到台湾,一边安排亲信陈诚掌控台湾省,为跑路做准备。 国民党内部乱成一锅粥,高级将领有的嚷着死守江南,有的想退到西南,有的干脆啥也不说,个个心知大势已去。 李宗仁上台时,国民党军队只剩百万出头,士气低得像霜打的茄子。4月初,他派代表团去北平跟共产党谈和,表面上想缓口气,实际上琢磨着拖时间。 谈判桌上,共产党开出八项条件:惩办战犯、废除伪宪法、改编国民党军队,条条都戳国民党肺管子。李宗仁这边嘴上应着,心里却打起“划江而治”的主意。 这想法是桂系的人先提出来的,核心就是以长江为线,国民党守江南,共产党占江北,双方停战,形成南北对峙。 这主意听起来就不靠谱。长江确实是天险,历史上守住过不少次,但1949年的局势完全不一样。人民解放军几十万大军陈兵江北,火力、士气、组织力碾压国军。 国民党这边呢?军队纪律涣散,军官贪污成风,士兵跑得比打仗还快。桂系将领白崇禧觉得,靠着长江防线和海军优势,国民党还能苟延残喘,甚至拉来美国撑腰。他们盘算在上海到武汉一线布重兵,挡住解放军南下,顺便争取国际援助,拖个一年半载再反攻。 4月10日,南京总统府开会讨论这事。桌上摆满地图,长江一线被红笔画得清清楚楚。桂系的人滔滔不绝,说什么海军还能控制江面,上海的工事固若金汤,武汉也能守几个月。 可现实狠狠打了脸。共产党压根不吃这套,谈判中直接拒绝任何分裂国土的方案。早在1948年,共产党提出过联合政府的主张,愿意多党合作重建国家,结果被蒋介石一口回绝。现在轮到国民党提划江而治,共产党自然不会买账。 4月15日,北平谈判彻底谈崩。共产党代表团态度强硬,强调必须全面接受八项条件,国民党想割据江南的念头完全没戏。 李宗仁还抱着一丝幻想,找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要钱要援助,开口就是10亿美元,还想让美英法发声明吓唬解放军。 可美国人早就看清国民党没救了,援助迟迟不来,声明更是影子都没有。4月16日,谈判草案带回南京,蒋介石通过电台下令拒绝签字,等于把和谈的门彻底堵死。 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几十万大军分三路强渡长江,江阴要塞一夜被破,国民党海军舰艇不是沉了就是跑了,所谓天险防线跟纸糊的似的。 国军守军一触即溃,南京城里乱成一团,官员忙着烧文件、收拾细软跑路。4月23日,解放军开进南京,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被扯下来,划江而治的计划成了个笑话。这主意从头到尾就是个绝望中的空想,国民党高层自己都清楚,根本没可能实现。 这事说白了,国民党早干嘛去了?抗战刚结束时,他们兵强马壮,占着大城市和铁路线,没想着跟共产党谈条件。1947年,解放军反攻,他们还是死硬到底。 等到1949年,军队打没了,地盘丢光了,才想起划江而治,简直是痴人说梦。共产党这边目标明确,全国解放势在必行,谁会同意把国家一分为二?划江而治这馊主意,不仅暴露了国民党战略上的短视,也说明他们到最后都没搞明白,民心和军心早就站在了对面。
解放战争打到最后,国军感觉到战败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离谱和天真的
诸葛利剑
2025-07-20 15:14:51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