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随着洪学智离职,谁将接替总后勤部部长的职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

小白新车 2025-07-20 20:16:42

1959年,随着洪学智离职,谁将接替总后勤部部长的职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一时刻,已经不再担任总政部主任的罗帅向上级表达了他的个人看法,认为应该继续由四方面军的将领来担任此职,王宏坤与王新亭两人都是合适的候选人。 那么,罗帅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提议呢?实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的军队干部选拔中,一直遵循着一种被称为“五湖四海”的用人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干部的选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山头”或军事派系。由于解放战争时期部队主要是由三大主力红军组建而成,因此在干部任用上,必须采取均衡的措施,同时兼顾各个“山头”的利益,以防止“山头”的形成和对立。 以罗帅任职的总干部部为例,副部长的配置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军事派系,其中有二野出身的宋任穷、四野出身的赖传珠以及一野出身的徐立清。在总参谋部中,1952年调任的三野将领粟裕担任第二副总长,四野将领黄克诚担任第三副总长,而张宗逊则为第四副总长。这样的安排都显示了军队在干部配置上注重维持平衡的考量。 罗帅之所以推荐王宏坤接任,总体上还是基于上一任部长洪学智的背景,他也出自红四方面军。同时,考虑到总后与其他主要部门的更换,罗帅提出应由二方面军或红三军团的将领继续担任总长,以此形成三大方面军各出一位将领担任三总部的领导,这显然符合“五湖四海”的原则。 王宏坤是一位正兵团级的上将,资历深厚,是红四方面军的年长将领。那时,他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尽管在大军区中担任副职,实际上他的军衔与此职务并不完全匹配,因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尽管在开国上将中仍有若干位上将担任大军区的副职,许多人因健康问题已退至二线,如陈奇涵和周纯全等,但王宏坤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活力与精力,使得他在一线的表现不容忽视。初期或许有人认为,让一位上将担任副职并无问题,但在逐步提拔过程中,逐而产生的将领平衡显然会受到影响。 同时,苏振华从贵州调任海军副政委,经过几年后转变为政委;而王宏坤则自创建海军司令部以来便一直担任副司令,资历在其中也仅次于萧劲光。因此,依照罗帅的建议让王宏坤任总后勤部部长,不仅能在职务上做出妥善安排,且有助于保持四方面军将领的领导地位,从而不容易破坏已建立的“平衡”。 罗帅对王新亭的推荐理由与王宏坤类似。王新亭是红四方面军的资深将领,1955年曾被任命为济南军区的政委兼代司令员。因原司令员杨得志在军事学院学习,王新亭一路带队直至1957年杨得志回归军区后他才去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后来,王新亭被叶帅调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而该院的院长兼政委是元帅,副院长也都是大将、上将,这意味着他在级别上实际上被降职了。

0 阅读:565

猜你喜欢

小白新车

小白新车

分享汽车各类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