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年,韦太后找到儿子赵构说到:你怎么这般糊涂,你小妹柔福帝姬已经死了,几天前

小博大史 2025-07-21 10:22:14

142年,韦太后找到儿子赵构说到:你怎么这般糊涂,你小妹柔福帝姬已经死了,几天前逃回来的一定是个冒牌货,赶紧把她杀了。而赵构,听到母亲的话,虽然很是疑惑,但立马反应过来,当即把柔福帝姬问斩。

主要信源:(宋史卷四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鹤林玉露》)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连同三千多皇亲国戚全掳到了北方,史称"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灭亡。

国家不能没有主心骨,当皇帝的父子俩被抓走,总得有人出来扛大梁。

康王赵构就这么被推上了皇位,他是宋徽宗第九个儿子,也是宋钦宗的异母弟弟。

好在靖康之变前,他刚好奉命去金营求和,走到河北时被大将宗泽劝住没往前去,这才躲过一劫。

开封被围时他挂着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手握重兵却按兵不动,只在河南大名府屯着。

等父兄被掳走后,赵构在河南商丘登基,改了年号叫建炎,成了南宋第一位皇帝。

南宋初年战事不断,建炎四年剿匪的官军抓住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那会儿朝廷刚立稳脚跟,各地军纪涣散得很,看见这样从土匪堆里抓来的女子,官兵们动了邪念。

正要动手时,女子突然开口说自己是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公主。

原来宋徽宗嫌弃"公主"这称呼土气,听宰相蔡京的主意学周朝叫法改称"帝姬"。

这么算起来,眼前这位可是当朝皇帝的亲妹子。

官兵们吓得赶紧上报朝廷,消息传开顿时炸了锅。

靖康之难时皇亲国戚全被抓去北方,除了漏网的赵构,哪还可能有活着的皇室成员。

赵构这下犯了难。

照理该抱着妹妹痛哭流涕,说总算苦尽甘来。

可徽宗这辈子生了八十多个子女,赵构和柔福公主不同母,压根不记得这妹妹长啥样。

为谨慎起见,他先派皇宫里的老宫女去盘问。

那些宫闱秘事,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知道,但这女子对答如流。

老宫女发现个破绽:都说柔福公主脚特别小,这人却长着双大脚。

女子理直气壮说:"金兵把我们当牲口赶,逃命时鞋都跑丢了,这万里路走下来,脚还能不变大?"

这话老宫女半信半疑,最后让赵构下决心相认的关键是,女子竟叫出了皇帝的小名。

这隐秘称呼宫里头都没几个人知道。

于是赵构含泪认下妹妹,封她为福国长公主,还招了永州防御使高世褭当驸马。

公主南归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

两年后来了个自称荣德帝姬的女子,一查原来是姓易的商人之妻,在金兵来时和丈夫走散,路上打听到些宫廷秘事就想冒充。

结果被拆穿后乱棍打死。

可柔福公主就这么过了十二年富贵日子,直到绍兴十二年赵构的生母韦太后归来。

老太太刚回宫听说柔福公主还在世,当场变了脸色:"金国人都笑话咱们呢!那公主早死在他们那儿了,这就是个假货!"

开封方言里管假货叫"颜子"(取自专卖假货的颜家巷),韦太后这话说得斩钉截铁。

赵构是出了名的孝子,立刻抓了柔福公主。

大理寺严刑拷打下,女子招认自己是汴梁民女静善。

开封城破时被当成宫女掳走,路上遇见真公主的侍女张喜儿。

因为长得像公主,张喜儿常给她讲宫中琐事。

后来静善被土匪抓去当压寨夫人,官军剿匪时她急中生智自称公主,竟真蒙混过关。

查案时那些曾作证的老太监宫女纷纷改口,当时咬定是真公主的大太监冯益也只受了轻罚。

赵构气头上把静善拉到东市砍了头,驸马高世褭跟着倒霉被革了爵位。

民间却始终不信这是假公主。

当初层层盘问滴水不漏,荣德帝姬的冒充者转眼就被识破,怎么这个倒能瞒天过海十二年。

更何况韦太后刚回来就急着指认假货。

金国史料记载宗亲女眷大多沦为玩物。

钦宗的朱皇后受不了调戏投水自尽,柔福公主曾被献给金太宗,野史说还有将领为她被处死。

韦太后当时也被送进上京洗衣院,名字好听实则是官办妓院。

辛弃疾在《窃愤录》里写韦太后给金人生过孩子,而韦太后死后赵构授意史官把她的卒年从七十岁改成八十岁,这么推算靖康之变时她就四十八了,大概想暗示岁数大没受过辱。

南宋文人笔记《随国随笔》说得更直白:"太后怕柔福抖落在金国的丑事才灭口。"

《四朝见闻录》也记着:"太后与公主同在北方多年,心虚才指认是假,皇帝顺从母意自然不分真假。"

皇家这潭水深得很,真公主假公主已经不重要,关键是戳穿了某些人拼命想掩盖的真相。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80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