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5%骤降至56%,韩国则趁势崛起,从14%暴涨至30%。 特朗普一上台,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国造船业。他先是签署行政令,要求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一艘船停靠美国港口可能要交上百万美元。理由还是那套老掉牙的“国家安全”——说中国造船业靠政府补贴抢占市场,抢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典型的“做不出好产品,就怨别人质优价廉”。美国造船业早就因为过度保护失去了竞争力,现在想靠打压别人来振兴自己,简直是痴人说梦。 美国这招其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造船业和全球供应链早已深度绑定,美国港口费一加,首先遭殃的就是美国自己的航运公司和消费者。 要知道,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船舶相关产品就占了很大比例,现在成本一涨,美国船东要么得花更多钱买船,要么就得排队等韩国船厂的订单,可韩国船厂的产能有限,价格还高,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之前就批评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说这会让美国生产商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进口组件,现在造船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挡不住市场的规律。中国造船业可不是吃素的,这些年一直在搞技术升级,高端船舶订单越来越多。虽然美国的政策确实让一些短期订单流失,但中国船厂手里的订单早就排到了2029年,甚至2030年。 像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这些大厂,手里的订单都是几百艘,而且很多都是高附加值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型汽车运输船。这些船技术含量高,利润也丰厚,韩国人想抢也没那么容易。 韩国这次市场份额上升,表面上看是占了美国政策的便宜,实际上靠的是自己在高端船舶领域的积累。韩国在LNG船、液化氢运输船这些领域确实有技术优势,再加上政府大力支持,投资开发新船型,这才在高附加值市场上抢了中国的一些订单。 不过,中国也没闲着,一边跟美国打官司,一边加大研发投入,在绿色船舶、智能船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比如中国船舶集团刚刚交付的“海洋侦探”号,就是一艘11.4万吨的阿芙拉型成品油船,用的是绿色环保动力系统,能效水平全球领先。 特朗普的政策对全球造船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美国港口费一加,全球航运成本都跟着涨,船东们要么得花更多钱运营,要么就得调整航线,这对全球供应链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可笑的是,美国自己的船厂根本就没能力承接这些订单。美国最大的几家船厂早就被军方订单占满了,商用船订单根本排不上号。之前有美国航运公司想在美国造船,结果被告知得等七年,最后还是只能找中国船厂。 中国造船业虽然面临短期压力,但长期来看,优势依然明显。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从钢铁、发动机到电子设备,都能自己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全球第一。 而且中国船厂的交付速度快,质量也稳定,这些都是韩国人比不了的。现在全球造船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期,中国在LNG双燃料、甲醇动力这些领域已经提前布局,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特朗普以为靠关税和港口费就能打垮中国造船业,可他忘了,市场竞争靠的是实力,不是政治手段。中国造船业经历过无数次风雨,从散货船到高端邮轮,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质量。 美国的政策只能一时扰乱市场,但改变不了中国造船业崛起的大趋势。等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落下来,受伤最重的可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的航运业和消费者。到时候,美国民众可能会发现,买一艘船的钱够买好几辆汽车了,可这又能怪谁呢?还不是特朗普自己种下的苦果。 特朗普的政策确实给中国造船业带来了一些挑战,但远远谈不上“打中了要害”。中国造船业就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狂风暴雨只能吹断几根树枝,却动摇不了它的根基。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绿色转型的推进,中国造船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特朗普的那些小动作,最终只会成为国际贸易史上的一个笑话。
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
天天纪闻
2025-07-21 18:46:34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