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隐藏的四位大神,第一是赵云的师父,第二干掉两个五虎将 1、赵云的师父

不看风景的万科 2025-07-21 22:25:43

《三国演义》隐藏的四位大神,第一是赵云的师父,第二干掉两个五虎将 1、赵云的师父——童渊。 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单枪匹马杀得曹营将士人仰马翻,一身枪法神出鬼没,被后世誉为“常胜将军”。这身惊世骇俗的本事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不是!都说名师出高徒,能教出赵云这样顶尖徒弟的师父,能是寻常人物吗? 根据流传甚广的说法,童渊就是这位神秘的高人。关于童渊的描述虽然《演义》里没有,但各种传说都提到,他本人是东汉末年响当当的武学大宗师,尤其精通枪法,有两套压箱底的绝学:一套叫“百鸟朝凤枪”,听说施展出来枪影重重,如百鸟翩飞;另一套叫“夺命六合枪”,更是霸道凌厉,招招致命。 他的徒弟可不止赵云一个!还有号称“蜀中枪王”的张任(后来在雒城射杀了庞统,也是蜀中一员悍将),以及“北地枪王”张绣(宛城之战曾让曹操吃了大亏,典韦、曹昂、曹安民都折在此战中)。 能同时调教出这三位用枪的顶尖高手——两位“枪王”加上一位“常胜将军”,你想想童渊这位师父的枪法修为得高深到什么程度? 2、东吴马忠。 在很多人印象里,吴国好像没啥特别能打的猛将,周瑜、吕蒙、陆逊都是以智谋著称。但这位马忠,绝对是吴国阵营里一个实战派的狠角色。《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得清清楚楚: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在临沮的小路上,被东吴预先埋伏的兵马生擒活捉。 领头带兵抓关羽的将领里,潘璋算一个,另一个关键人物,正是马忠!关羽,万人敌,五虎上将之首,过五关斩六将的威名赫赫,就这么栽在了马忠手里。 到第八十三回,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两军对垒。黄忠这位老将,为了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出阵力斩东吴大将史迹,打得很是威风。结果呢?东吴这边,麋芳、傅士仁带着马忠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黄忠在追击吴将潘璋时,中了马忠的埋伏,被其一箭射中肩窝,差点儿落马,虽然被救回,但因年事已高伤重难愈,当晚就在营中英雄气短,含恨去世了。 一代刀神关羽的最终被擒,以及另一位老当益壮的黄忠将军的阵亡,马忠都参与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黄忠这一箭,就是他亲手放的,而且射得又钻又准。所以民间流传“马忠射黄擒关”,可不是瞎编的! 3、曹魏——王越。 正史对王越的记载不多,但他在《三国演义》却很有名。他是东汉末年的“天下第一剑客”,剑术登峰造极。他有一套自创的绝技,名字听着就很唬人,叫“擒龙十三剑”。想想看,“擒龙”!不是擒蛇,是擒龙!足见其剑法凌厉霸道的自我定位。 他落脚的地方是曹操阵营。曹操这种识人之主,深知一个顶尖剑客的价值,不仅亲自封王越为“虎贲将军”——虎贲,在古代就是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精锐部队!更重要的是,曹操还把一项特别的任务交给了王越:让他当自己儿子们的剑术老师,传授王越的绝顶剑法。 曹丕、曹植这些公子哥,都要拜在王越门下学剑法。王越的剑法有多强?不过,练武这种事情,师父再好,也得看徒弟的根骨和心性。曹丕虽然跟着王越这样的大师学习,可能也学到了真功夫(史书也记载曹丕剑法不错,能自己悟出剑法理论),但比起赵云那种在血火战场上千锤百炼、把剑法融入骨血的实战境界,恐怕还是有不小差距。 这也反过来说明,光有名师还不够。但这个王越,“天下第一剑”的身份,足矣跻身隐藏大神的行列。 4、张仲景 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罗贯中在书里花了大量笔墨描写的华佗。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家喻户晓;给曹操治疗头风病,最后反遭猜忌被害,也令人唏嘘。 但其实,和华佗生活在同一时代,还有一个毫不逊色的神医,正史的地位甚至更高,他就是后世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的伟大贡献,则是系统地整理和提升了对传染性、流行性疾病(“伤寒”)的诊断和治疗理论。 要知道,在连年征战、尸横遍野的乱世,大规模的瘟疫流行往往比战场上的刀枪更能杀死人。张仲景目睹了这一点,他潜心研究,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和智慧总结成一部旷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这部书首次系统地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后世诊疗的根基,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医圣”二字,他受之无愧。这样一个本该被大书特书的人物,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却几乎完全被忽略掉了,成了实打实的“隐藏大神”。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