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印度申奥可能是中国的阳谋,办奥运会最能暴露一个国家的真本事,印度那组织能力早就露过怯,2023 年板球世界杯,决赛场地的草皮赛前三天还没铺好,更夸张的是,全球直播信号竟然断了八次,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见识了什么叫"印度特色"的赛事转播。 再往前看,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更是成了国际笑话,运动员村被记者拍到厕所里还有没冲干净的粪便,床单上沾着可疑污渍,房间里居然还有流浪狗在溜达。 最离谱的是,一座新建的过街天桥在开幕前突然塌了,砸伤了27个人,英国媒体当时直接开喷:"这可能是史上最烂的大型赛事!" 就连印度人最自豪的板球联赛IPL也经常出状况,2021年因为防疫措施形同虚设,导致多支球队集体感染,比赛不得不暂停,这些事都说明,印度在组织大型活动方面确实问题不少——基础设施跟不上、政府办事效率低、执行能力差。 奥运会跟一般的体育比赛可不一样,它是世界上最难搞的大型活动,当年北京为了办奥运,整整准备了7年,花了400亿美元,动员了170万志愿者,全国上下都动起来了,这种级别的赛事,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被全世界看见。 中国支持印度申奥这招很高明:一来显得我们大度,符合大国风范,二来奥运会就像放大镜,能让全世界都看清印度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最重要的是,筹备奥运会要花好多年,会消耗印度大量人力物力。 看看历史就知道,奥运会经常让主办国骑虎难下,1976年蒙特利尔办完奥运,欠的债还了30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巨额花费被认为是希腊后来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很多场馆很快就荒废了,就连组织能力很强的日本,去年东京奥运会也因为在疫情下办得乱七八糟被骂惨了。 印度要是真办奥运,很可能会遇到三种麻烦:基建跟不上国际标准、组织混乱丢面子、花钱太多拖累经济,中国这招"阳谋"妙就妙在——不用动手,让印度自己往坑里跳。 虽然困难重重,但办奥运对印度民族主义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莫迪总理就把体育赛事当作展示"新印度"的好机会,他在申奥视频里说:"14亿印度人都有一个梦想,在印度举办奥运会,"这种民族情绪让印度很难冷静评估自己的实际能力。 印度体育部长曾经夸下海口:"印度随时都能办好任何大型赛事,"但实际情况是,在世界银行的排名里,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排第70名,中国是第17名,物流水平印度排44名,中国是26名,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更麻烦的是印度政府的办事效率,就说德里地铁吧,原计划2010年就该建好,因为征地纠纷和官员扯皮,到现在还没全线通车,办奥运可不是修一条地铁那么简单,需要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全面升级。 印度奥委会主席说:"给我们12年准备时间就够了,"但要知道,中国为北京奥运准备了7年,日本为东京奥运准备了8年,印度明显低估了办奥运的难度,这种盲目自信,正好让中国的"阳谋"有了可乘之机。 中国支持印度申奥这招,展现了一种新型的国际竞争手段,不像以前的军事对抗或者经济制裁,这种"鼓励对手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的策略更隐蔽也更有效,既显得我们大度,又能达到目的,确实高明。 从国际关系来看,奥运会从来都不只是体育比赛,而是国家实力的展示台,1988年汉城奥运会让韩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宣告中国崛起,要是印度办砸了,那可就丢人丢到全世界了。 不过这种策略也有风险,如果做得太明显,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反感,万一印度真创造奇迹把奥运办好了,反而会提升它的国际地位,所以中国得把握好分寸。 总的来说,奥运会申办正在成为大国较量的新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时候支持比反对更有杀伤力,印度会不会掉进这个"甜蜜的陷阱"?2036年我们就能见分晓。 但不管结果如何,这场奥运博弈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在国际竞争中,有时候最厉害的招数不是阻止对手,而是鼓励对手去做超出它能力范围的事。
支持印度申奥可能是中国的阳谋,办奥运会最能暴露一个国家的真本事,印度那组织能力早
物规硬核
2025-07-23 01:03:39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