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俄8个突出部强攻,中国成关键?面对美方持续施压,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为止,并在八个战略突出部方向展现强攻姿态,很多人都有些意外,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跟中国分不了干系。简单来说,俄方这次摆出进攻姿态,态度上摆的很明确,可见普京有应对美军重启对乌援助的办法,至少认为特朗普做的声明不会对俄乌战场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 普京这次摆出进攻姿态,态度异常坚决。俄方在接触线上建立至少八个战术突出部,这种多点施压的战术既能分散乌军兵力,又能为后续谈判囤积筹码。 具体来看,俄军攻占彼得罗夫卡村后,乌军在康斯坦丁诺夫卡南部的防线被撕开一道口子,若再失守谢尔毕诺夫卡,乌军经营数月的城南突出部将变成“死亡口袋”。 北线战场,俄军突入距米尔诺格勒仅3公里的红色里曼村,这里被称为“波克罗夫斯克东大门”,若失守,乌军最后的重镇将三面暴露在俄军炮火下。 俄军现在不追求闪电战,而是用炮兵和无人机一点点磨掉乌军据点,等对方弹药见底再步兵清场。这种打法虽然慢,但对缺人缺弹药的乌军来说更致命。 俄方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跟朝鲜的支持密不可分。韩媒证实朝鲜已向俄交付超1200万发炮弹,相当于俄军去年全年消耗量的40%,同时3万名朝鲜士兵可能参与边防任务以释放俄军主力。朝鲜的炮弹供应极大缓解了俄罗斯的后勤压力,让俄军在战场上能够持续保持火力优势。 而在这一系列动作中,中国的角色至关重要。与美欧不同,中方既未谴责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未军援任何一方,而是始终倡导“政治对话解决”。这种中立立场反而让中国成为罕见的可信调解者。 从沙特伊朗和解到乌克兰危机,中国的外交逻辑很清晰:不选边站队,但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对普京而言,中国是少数能同时与俄乌对话的大国。 对特朗普来说,中国的斡旋或许能帮他摆脱“越制裁越打仗”的困局。更关键的是,中国与欧洲的经贸纽带,使其能间接影响北约阵营的决策风向。 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也在不断深化。俄外长拉夫罗夫结束访朝后直飞中国,出席上合组织外长会议,表面上是多边外交,实则是一次战略层面的“对表”。中俄外长在北京就一系列问题“对表”,重点就三大国际问题进行了沟通,包括朝鲜半岛、俄乌冲突和伊朗核问题。 俄方对中国“所有地区和民族多样性”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都承诺“给予坚定的支持”,中方也给予了俄方类似承诺。这种高度的政治和战略互信,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 在经济领域,中俄合作更是“全球能源安全的稳定器”。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升至1.0847亿吨,在中国原油进口占比达到19.6%;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达到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对华出口860万吨。 中俄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LNG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华电捷宁斯卡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电站等一系列标杆项目不断为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添砖加瓦。此外,中俄还在核能领域展开合作,双方签订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在铀矿地质勘探、核电站设计建设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 国际制裁让俄罗斯的贸易面临诸多困难,但中国的支持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本币结算比重持续增长,普京总统表示本币结算在双边贸易中的占比已超80%。这种经济上的紧密联系,让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制裁时能够保持一定的经济稳定性。 反观美国,其对乌援助存在诸多问题。特朗普政府的援助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前几天特朗普还高调表示德国已向乌克兰运送“爱国者”防空导弹,且“运输正在路上”,结果德国就打脸表示“无法证实有任何导弹在运输途中”。 美媒调查发现,特朗普连援助计划本身都尚未敲定。这种乌龙闹剧很符合特朗普的风格:把愿望当事实,用舆论造势代替实际决策。而且,美国对乌援助的资金大部分最终回流美国本土,给军工复合体带来巨额利润,真正到达乌克兰的援助十分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中立立场和劝和促谈努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个方面,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了全面、综合、可行的方案。中方还通过多边平台,如上合组织,推动成员国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康斯坦丁诺夫卡和波克罗夫斯克的命运,很可能在夏末秋初见分晓。俄军若拿下这两大要塞,第聂伯罗以东将无险可守,反之若美国的军援能及时到位乌军或能顶住攻势,战局或将转入消耗战。 但无论如何,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的中立立场、劝和促谈努力、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以及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都让中国成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关键因素。
普京下了死命令:打到西方求和!俄8个突出部强攻,中国成关键?面对美方持续施压,普
天天纪闻
2025-07-23 10:09:3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