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总司令向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发出谴责,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看不

天天纪闻 2025-07-23 11:09:32

胡塞总司令向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发出谴责,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看不下去了,为啥只有胡塞武装敢出手。 胡塞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针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沉默发出了严厉谴责,指责他们看着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被屠杀,指责他们看着巴勒斯坦人被饿死而无动于衷。 胡塞武装这个发源于也门北部的什叶派武装组织,长期处于与也门政府和沙特等国的对抗中。也门内战自2015年爆发后,胡塞武装控制了首都萨那和北部大片地区,但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其政权合法性。 在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军事打击下,胡塞武装生存环境恶劣,亟需通过行动提升自身影响力。支持巴勒斯坦问题,成为其凝聚内部、争取国际同情的重要手段。 胡塞武装的行动有强烈的意识形态驱动。作为什叶派武装,他们与伊朗关系紧密,而伊朗一直将支持巴勒斯坦作为对抗以色列和美国的重要策略。 胡塞武装多次表示,其行动是为了“捍卫伊斯兰圣地”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这种宗教和政治口号,既能激发内部士气,也能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争取支持。 从军事能力上看,胡塞武装经过多年内战,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他们拥有导弹、无人机等武器,能够对红海航运发动袭击。例如,2023年11月以来,胡塞武装多次袭击关联以色列的商船,导致国际航运危机。这种不对称作战能力,使得他们能够以较小代价对以色列和国际社会施加压力。 相比之下,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沉默有其现实考量。许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有外交关系或经济合作,例如沙特、阿联酋等。沙特作为美国的盟友,长期参与对也门的军事行动,与胡塞武装是死敌。 如果公开支持胡塞武装,不仅会破坏与以色列的关系,还可能引发美国的不满。此外,这些国家内部面临经济、社会等问题,不愿因巴勒斯坦问题引发国内动荡。 西方国家的联合谴责同样有其局限性。虽然英国、法国等国与以色列关系密切,但他们也面临国内舆论压力。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引发全球关注,西方国家需要在支持以色列和维护自身国际形象之间找到平衡。 联合谴责以色列,既能安抚国内民众,又不会过度激怒以色列。但这些国家不愿采取军事行动,因为这可能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影响自身利益。 国际制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胡塞武装长期受到联合国制裁,经济和军事资源有限。但他们通过走私、非法贸易等手段维持运作,同时得到伊朗的支持。 这种“破釜沉舟”的处境,使得他们更敢于采取激进行动。而其他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担心因支持胡塞武装而受到国际制裁,影响自身经济发展。 从地区政治格局看,胡塞武装的行动试图打破现有秩序。他们通过袭击红海航运,干扰国际贸易,迫使国际社会关注巴勒斯坦问题。这种“以战促谈”的策略,虽然带来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风险,但也为胡塞武装在谈判桌上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此外,胡塞武装的行动有明确的战略意图。他们不仅想支持巴勒斯坦,还希望借此削弱沙特等对手的影响力。通过袭击以色列,胡塞武装可以将沙特等国拉入战争漩涡,从而改变也门内战的局势。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加剧了这种差异。美国作为以色列的坚定盟友,虽然支持组建“护航联盟”保护红海航运,但不愿直接与胡塞武装发生全面冲突。 美国的态度影响了其他西方国家的行动,使得他们在谴责以色列的同时,不敢对胡塞武装采取强硬措施。而俄罗斯等国则对胡塞武装的行动持默许态度,试图借此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胡塞武装之所以敢采取实际行动,是因为其特殊的处境、意识形态驱动、军事能力以及地区政治格局的综合作用。而其他国家,无论是阿拉伯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因自身利益考量,选择了较为保守的立场。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东地区复杂的政治现实和国际力量博弈的微妙平衡。未来,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和红海局势的变化,各方的立场可能还会发生调整,但胡塞武装作为地区不稳定因素,其行动仍将对地区和全球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0 阅读: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