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原本可以用年龄优势熬死吴王刘濞,康熙原本也可以熬死吴三桂,但是,朱允炆是没办法熬死朱棣。很简单,四叔朱棣的几个儿子都比他强,何况还有个比他年轻的十七叔宁王朱权,那是个比四叔更恐怖的大魔王。 这个朱权是什么人物呢,朱家第二代,除了朱棣,没人比他更能打。朱权的能力和悟性,几乎是朱家第二代的顶级存在,而且还有年龄优势。 在被四哥绑上了谋反的战车之后,朱权被削去兵权,结果此人在戏曲、音乐、道学方面居然也达到宗师水平,为我国明代的传统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代表着朱明皇室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
熬 是建立权威 权从来不是你获取位子 而是有多少人能听你的指挥 并行动
一笑
麻子不就是熬死了吴。
公子
允太急,导致那么快就失去了皇位。如果他不管不问,就做自己的皇帝的话,指不定还可以当个十几年。[开怀大笑]
天天向上 回复 08-29 06:52
朱允炆不急着削藩,或者说有点脑子的削藩,谁敢造反,整个北京城的军队官员都是朱允炆控制的,朱棣手里就自己的卫队。
用户10xxx18
很简单,压根不用削藩,等王爷儿子们长大,北方王爷的后代们遣到南方就藩,南方的遣到北方,二是王爷手中的兵几个儿子人人有份就可以了,稀释掉
清音俗世流
发现朱元璋的儿子可能或多或少有别的毛病,但上战场都很能打。
仲达
政治本就不是斩尽杀绝的游戏。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让他所有叔叔都心惊胆战,一下子所有的宗室都跑到了对立面。这纯粹是书生误国所致。文官,勋贵,宗室是明初三大势力,勋贵被老朱杀的支离破碎,不得已用宗室掌兵权,文官理政。文官想收拢权力,向宗室开刀,但是懦弱的文官怕能力强的藩王,找了个最弱的,想杀鸡骇猴,结果刺激到藩王抱团。建文帝优柔寡断,派勋贵平叛。勋贵肯定出工不出力。结果,还是李景隆开的城门。接下来看朱棣的削藩,动的就是先前承诺平分天下的朱权,动的就是威胁最大的藩王。结果其余的乖乖交出兵权,锦衣卫严加监视。
8113592
怪他爷爷太能生了,可又选了个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