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年,49岁守寡三年的李清照嫁给了30岁年轻英俊的张汝舟。圆房之后,张汝舟瞬间变脸,粗暴掐住妻子的脖子怒吼:“你在说什么!”李清照惊恐万状,谁料婚后的生活更令她痛不欲生。
绍兴二年春寒料峭,杭州城张府的红烛燃至三更。
四十九岁的李清照望着满地狼藉的嫁衣碎片,颈间残留着张汝舟的指痕。
三年前赵明诚临终交付的《金石录》手稿散落案头,那个曾许诺护她余生的男人,此刻正如豺狼盯着猎物:“交出赵家古物!”
十八岁的李清照在汴京泛舟摘荷时,断不会料到三十一年后这般光景。
提刑官李格非以王维“清泉石上流”为爱女命名时,藏书万卷的院落正飘着墨香。
母亲王氏虽早逝,继母王氏(王拱辰孙女)却将诗书礼乐缝进她的罗裙。
苏轼门生晁补之授课的午后,少女写下“争渡,争渡”的轻快词句,那时她鬓边还簪着溪畔的野菊。
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相国寺初见李家才女,此后半生共校碑帖的画面定格为最温柔的时光。
吏部侍郎府的书斋里,他们为购徐熙《牡丹图》典当锦衣。
归来堂赌书泼茶,茶汤溅湿《大观帖》的装池也浑不在意。
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那日,夫妻正为山东青州归来堂新得的两箱青铜器拓本雀跃。
南逃的船队载着十五车珍藏驶离青州时,赵明诚的江宁知府印信硌疼了李清照的掌心。
《宋史》记载建炎三年二月庚戌夜,叛将王亦火攻府衙,这位曾辑录三代钟鼎的学者竟缒城夜遁。
当李清照在乌江畔吟出“不肯过江东”,丈夫面如死灰的身影倒映在混浊江水里。
三个月后疟疾发作时,他攥着妻子手腕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保住《金石录》。”
洪州兵部侍郎宅邸的火光中,李清照眼睁睁看着隋《龙藏寺碑》拓本卷入浓烟。
逃往绍兴的孤舟上,她将蔡襄《茶录》手卷和商周彝器拓片缝入被褥,却仍在钟氏别院遭了贼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清照尽失其图书。”
五更天漏声中,她听着更夫梆响点数残存文物,仅余《赵氏神妙帖》与两件三代古钺。
张汝舟的甜言蜜语恰在此时乘虚而入。
这个靠舞弊得授承务郎的庸才(《宋会要》载:绍兴五年科举案涉百人),觊觎的不过是残存的几箱金石器物。
新婚夜合卺酒尚温,他撕下伪装的声响比靖康年的攻城槌更刺耳。
当李清照向临安府递出诉状时,状纸上还沾着眉角的淤血。
南宋刑狱官翻开《宋刑统》的手在颤抖。
妻告夫依律当徒二年,但眼前妇人呈上的证据确凿。
张汝舟应举时贿买题目的票据字迹如毒蛇盘踞。
九日牢狱的月光穿透木栅时,翰林学士綦崇礼的奏疏正摊在御案:“清照命途舛蹇,请矜其守节之志。”
出狱那日,她当街焚毁婚书,纸灰飘过御街新开的桂树。
最后二十年寄居在西湖葛岭的岁月里,李清照用残缺的十指校订《金石录》遗稿。
《癸巳类稿》描述她卧房门帘常年垂落,案头却总摊着北伐邸报。
题在八咏楼的“江山留与后人愁”墨迹未干,绍兴二十五年深秋的风吹熄窗前烛火时,临安城百姓正传唱新谱的《声声慢》。
窗格透进的月光照着案头未阖的书卷,恰似那年溪亭鸥鹭惊飞时的粼粼波光。
用户10xxx26
小编你不胡编乱造,你家会绝后啊…………
瑶笙
千古才女命运多舛
用户10xxx05
也不是啥好鸟!吃喝嫖赌